【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倡議政府長遠建立土地儲備,發展局長黃偉綸昨日表示,當局將制定新的土地供應策略,包括以建立土地儲備為目標,未來即使出現短期的經濟波動,政府仍會持續增加土地供應,而規劃署未來約每2至3年會調整及檢視本港土地需求及短缺情G。
明報記者
願景帶動 經濟波動亦持續造地
黃偉綸昨在記者會上稱,政府同意土地組各項有關土地供應策略的建議,將會制訂更有力和以願景帶動的土地供應政策(見表)。他解釋,除了房屋,其他多種困擾本港的問題均源於土地不足,有需要透過長遠規劃及建立土地儲備,即使未來出現短期經濟波動或物業價格上落,政府亦應秉持持續增加土地的政策。
政府過去以「需求主導」原則提供交通及基建,並以成本效益決定是否興建,卻出現不少新屋h入伙後,社區配套、交通設施不足等問題。黃偉綸承認過往做法比較保守,未來有需要預留空間以應付無法預計的情G,故規劃署將以更進取的方式,在更新土地供求的推算時,將土地儲備概念納入工作內。
採「基建主導」「創造容量」規劃
政府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提到,土地必須有良好基建配套才能發揮潛力,即使某些基建在初期未能用盡容量,或是從經濟角度未能達至最佳效益,亦應採取「基建主導」及「創造容量」方式,規劃及提供運輸基建。
另外,現時政府約每10年檢討一次全港發展策略,包括土地供求的整體估算,最新一次是於2016年底公布的《香港2030+》研究。黃偉綸稱,為了讓社會有更準確的評估,規劃署未來約每2至3年會調整及檢視土地需求及短缺情G,並向公眾交代。
配合局方政策 局長納督導委會
政府架構方面,黃指因應新的策略,政府決定擴大「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的組成和職權範圍,由政府最高層領導和協調土地規劃,當中會把所有需要土地以推行其政策目標的政策局長和政府經濟顧問包括在內,「舉例說,為長者的需要,我們要有更清晰的估算,勞福局長羅致光會在其中;在估算醫療服務的需要時,食衛局長陳肇始亦會加入」。他說,擴大後的委員會將採取具前瞻性的方針,重新評估本港在房屋、經濟、社區和康樂的土地需求,綜合考慮土地用途規劃和基建投資的決定等。
研屋署地署規劃署統一審批標準
另外,發展局內部的督導小組正研究盡量統一及理順轄下屋宇署、地政總署和規劃署審批發展項目時的標準,縮短土地規劃時間,預料可在短期內公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