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一半成人屬超重或肥胖,易併發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單危害自身健康,也加重納稅人醫療開支重擔。港人糖攝取來源近三分之一是非酒精飲品,隨茪熀朘靋椰獢A高糖飲料引致的健康威脅恐惡化,港府對高糖飲料的介入更形迫切。 要處理高糖手調茶,可透過清晰易明的糖分標籤,讓消費者作出健康選擇。台灣2015年擬定「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要求連鎖飲料業、連鎖便利商店業及連鎖速食業,凡現場調製飲料均須列明糖添加量及所含熱量,含糖量要換算為方糖量,例如標示為「6塊方糖」,大家就知道喝進30克糖的具體情G。 港府近年透過教育冀全民「減糖」,如2015年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及衛生署去年公布《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策略文件都提出要控制本港糖尿病及肥胖問題,不過政府工作被指成效一般。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張智良認同香港起步較慢,建議港府仿效其他地區如台灣等,規定店舖須在產品或菜單列明成分標籤,如糖量及熱量等,方便市民選擇。張智良指出,香港市場較細,「很難要求飲品生產商只為香港生產較低糖飲品」,港人減糖意識亦低,他曾聽聞有生產商的「低糖飲品」銷情差,被超市下架。 至於香港會否考慮向高糖飲品徵收糖稅,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吳志翔昨未正面回應,只稱「有很多因素要考慮,本港最先會做宣傳工作」。 港人攝入糖分 32%來自非酒類 吳志翔說,食用過多糖分會引致超重、肥胖及蛀牙,長遠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吳引述食安中心估計,本港成年人的糖總攝入量,有32%來自不含酒精飲料,即茶及汽水等,建議市民慎選飲品。 根據衛生署2014至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50%介乎15至84歲港人屬超重或肥胖(即體重指數BMI等於或大於23);據衛生署數字,糖尿病在本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排第10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