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長楊潤雄表示,在港而言說廣東話有其優勢,因朗讀古詩詞歌賦才有韻味,但綜觀世界各地,中文發展均以普通話為主,認為要交由專家研究,廣東話學中文長遠會否失去優勢。言論一出,再次掀起社會對「普教中」爭議,楊之後在社交網站強調,全無「質疑」用廣東話學中文,強調要由專家研究中文教學長遠發展。 港台《舊日的足跡》早前訪問楊潤雄,昨日播出訪問內容。曾捲入「廣東話母語爭議」的楊在訪問中說,自己是廣東人,強調母語是廣東話。至於社會不時掀起「普教中」、「廣教中」討論,他稱在教育局的角度,若教師及學生都達一定普通話水平,方能「普教中」,又稱以廣東話學中文,仍可在普通話課堂學習,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 認同廣東話讀詩詞有韻味 楊潤雄續指出,「廣東話對香港來說是優勢,以廣東話朗讀古詩詞歌賦才有韻味,需要保持廣東話,未來(優勢)更勝內地,但同一時間,日常用語,生活堶扈鈰鬫h些用普通話表達或者去學,是否好一點呢?」 「其實無,最多只有澳門」 他反問「全世界學中文,有哪些地方用廣東話學?其實無,最多只有澳門」,意味全球中文發展,皆以普通話為主,在香港這個700萬人的社會上,用廣東話學中文,長遠而言會否失去優勢,則需由專家去研究。 訪問早上播出後,社會引起迴響;楊潤雄昨午再回應表示,並非「質疑」用廣東話學中文,只是認為長遠來說,中文教學應如何發展,可交由專家進一步研究,鞏固本港兩文三語獨特優勢。 謝錫金:普教中將家庭教育「斷根」 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名譽總監謝錫金指出,廣東話及普通話不是對立,港生可同時兩面兼顧學習,強調廣東話學中文,不會影響港生中文水平。他稱,我們所用的書面語,實際上是文白參半,廣東話有不少雅化用語,見於古詩中,如「明月幾時有」的「幾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凍死」,都是書面語,強調不會因學廣東話影響中文書寫水平,反而有幫助;而根據有關閱讀能力的國際研究,港生一直都是三甲位置,顯示「廣學中」不會影響學生閱讀水平。他又提及家人之間溝通的問題,因本地學生的祖父母、父母都是用廣東話溝通,若以「普教中」變相將家庭教育「斷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