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兒科醫生陳以誠於2009年治療一名割傷手指的男嬰,涉嫌3項專業失德,醫務委員會紀律聆訊昨天繼續舉行。控方專家證人、骨科醫生林迪基繼續作供,他推斷男嬰手指因包紮太緊出現組織壞死,又懷疑陳以誠未有做好傷口處理。 林迪基稱,男嬰當年8月15日首次覆診時,醫護人員為受傷手指包紮多層紗布,推斷由於包紮太緊導致組織開始壞死。有醫委會委員表示,男嬰在覆診翌日、即8月16日拍照時仍面露笑容,又問若組織壞死會否感到疼痛。林解釋,如當時男嬰手指組織已壞死,會沒有知覺(sensation),不會感到痛楚。 辯方﹕一日無知覺? 專家﹕全壞死 辯方律師質疑,若當日組織開始壞死,會出現缺血性疼痛(Ischemia pain),為何短短一日後已無知覺,追問要包多緊才會令組織壞死。林迪基解釋,傷口有可能在一日內惡化至完全壞死,但不能推測要有多緊。 質疑陳未做好處理傷口步驟 醫委會暫代主席麥列菲菲詢問林迪基正確處理傷口的步驟,林指應先觀察傷口、縫針及以物料固定,並在包紮時露出指甲,以確認血液循環,但他質疑陳以誠是否有做好上述步驟。 控罪指出,陳以誠於2009年8月10日至20日,沒有妥善處理男嬰右手無名指傷口;陳在保險申報表上聲稱8月10日及13日為男嬰縫針,但被指並無其事。聆訊將於本月27日再續,當天會傳召陳以誠作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