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數據顯示,去年內地奢侈品市場首次下滑,比前年下滑1%。有北京奢侈品門店經理稱,2013年以前開門等顧客上門交錢拿貨,但在去年一天也賣不出幾件產品。
法國奢侈品牌CHANEL在香港降價的同時,在內地市場同樣有大幅價格調整,降價最高達20%;同時上調歐洲價格,這次調價後,中國內地與歐洲價格差不超過5%。《中國經濟周刊》報道,這次降價背後是奢侈品牌在中國的尷尬。
學者:放低身段迎合中國顧客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CHANEL價格調整具有風向標作用,意味着CHANEL、LV等一線奢侈品開始放低身段,迎合中國消費者。據北京一名奢侈品門店經理說:「2013年以前,我們就是開門等着顧客上門交錢拿貨,公司培訓的那一套微笑服務大牌營銷法則根本用不上;可是2014年就不行了,2014年我把臉都笑僵了,一天也賣不出幾件產品。」
去年北京除了地標式門店外,其他奢侈品門店普遍收入不佳,個別客流下降50%至60%。周婷說,奢侈品牌進入中國10多年,很多門店幾乎成了展示台,銷售業績不佳。為了提振中國市場,吸引消費者回流,降價是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