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中文科主任謝錫偉說,學生要明白語文學習需要累積,要改變不用考就不認真讀或做練習的態度。
放大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中文學會每兩個月會自製一份簡單的中文月刊,例如從「繞口令」中體會學習中文的樂趣。
放大
 

其他新聞
作戰攻略.寫作卷兩大關鍵:立意和取材
生活文學﹕高牆.雞蛋.馬拉松
潮看中化﹕唐伯虎點秋香
文化解碼﹕唐伯虎點秋香是穿鑿附會
閱讀白話﹕也斯 〈從西邊街走回去〉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集師出路﹕命題寫作如「戴腳鐐跳舞」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明報專訊】文憑試中文科「教」與「考」分離,是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的原因之一。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中文科主任謝錫偉說,將平日學到的能力轉移內化本非易事,學好中文,首先要改變態度;對討厭命題作文的同學,他引新月派詩人聞一多的「戴虒}鐐跳舞」回應。

謝錫偉老師說,文憑試中文科煩惱有二,一是各卷的準備多以操練為主,「練習就等於教學」;二是由於教的和考的不同,學生上課不再如對待範文般認真、專注,而要掌握並內化「閱讀」篇章例子的能力並應用在考材上有一定難度,有學生把目光轉向補習社,卻又「死記硬背」,「明明句子在文章中間,卻說有『首尾呼應』之效」。另外,不理前文後理就引用背誦得來的寫作手法、入題方式、名人金句等,也是不少學生會犯的毛病。

思考取材與立意關係 培養語感

「中文並非無得溫,中文的溫習就是平時的工夫。」謝老師表示,課時有限,只能教學生方法和態度。卷一(閱讀能力)考材多是景、事、情兼備,少純粹的記敘文或抒情文,當中如何扣連、表達,其實和卷二(寫作能力)所要求的「立意謀篇」,即作者怎樣取材以表達主體相關。若學生閱讀每篇文章時,都習慣思考其「立意」和「取材」之間的關係,便能培養語感,「以工作紙引導學生分析段落層次、寫出段旨,是正確的基本訓練」。

按題目寫作是考生責任

「文憑試和2007年起的會考其實程度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在寫作題型變成處境式題目。」寫作要對焦題目要求,謝老師稱,不少學生「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故文筆再好也只落得下品。有學生質疑「是考我理解題目還是考寫作」,「但這是命題作文,按題目要求寫是考生的責任,徵文比賽也非自擬題目,現在不是寫網上小說或日誌,應因應題目,發揮你的語文能力」。

謝老師建議多看胡燕青、王良和等作家的散文,以及同儕的佳作,學習文章剪裁,只看重鋪排氣氛、濫情的小說有礙進步,「雖然這樣比較功利,但能夠提升自己」。文章只要構思好,一樣有發揮空間,「就好像新月派詩人講的『戴虒}鐐跳舞』,規範中亦能表現才情」。從考評局公開的試例,如〈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2013年)一題,一樣有文學性強的佳作。「會考〈樓梯與升降機〉、〈檸檬茶〉這類開放式題目,看似有創意(發揮空間),但若不能扣緊題旨(如檸檬茶的特質)和你的聯想,一樣是下品。所謂創意,其實也是有規範、有要求的」。

讓同學互評 知道評改要求

「我們鼓勵教師就作文題目做量表,臚列評分準則,先讓學生互評,讓他們從評改角度看自己的文章,有評改的觀念,才會知道要求是什麼。」教師課餘與學生詳細討論如何改善作文,有學生聽取建議,同一題目交了「三稿」,謝教師將三篇文章都存下來當教材,「學生要經歷由寫得不好、中間修訂,至達到要求的過程,最後若還是寫不好,不妨轉寫其他文體」。

文:古晨燕

圖:古晨燕、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今日相關新聞
集師出路﹕命題寫作如「戴腳鐐跳舞」
集師出路﹕初中教學參照高中助銜接
選修單元怎樣補足必修單元?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