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大學開學季,內地各大高校的新生宿舍成為關注焦點。近年來,大學宿舍條件成為考生選校的一個元素,不少高校也隨之一改以往宿舍統一居住、統一管理、硬件簡陋的傳統,開始改革,甚至將競爭因素引入宿舍分配。明報記者
中國官方對於大學宿舍規格並無統一要求,但幾乎所有的高校都要求全部學生入住,不少學校有定時斷電和斷網的規定。宿舍條件各校不同,每間宿舍入住人數從兩人到12人都有,但多數宿舍簡陋,不少學校用上下鋪碌架牀,以求一間房住盡最多學生,極少宿舍有冷氣、電視機。
學生有意讀碩士可減租
近日,《廣州日報》報道,開學伊始,中國高校開始注重宿舍文化的建設,一改過去一視同仁,變成靠競爭獲得更質優價廉的宿舍資源,美其名曰培養學生的社會競爭意識。
今年開始,中國部分高校開始仿效這種制度。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今年推出980間豪華雙人房,住宿費便宜,參照酒店標準配置,也無斷電斷網規定,房間面積約460多呎,還有花園陽台。
該校招生就業處負責人余仕良表示,勤奮好學、嚴格自律的學生有入住優先權,要求堅持早起早讀早鍛煉、不吸煙等好習慣,品學兼優、考研(碩士)意願強烈和錢學森實驗班的優秀學子還有獎勵入住或減免部分租金的優惠。相關負責人表示,「飢餓式」的宿舍競爭模式,是要求學生必須用自己的能力來爭取,提前培養學生的上進意識與競爭意識,讓他們明白落後就意味着可能隨時被淘汰出局。
在去年有高校禁止大學生在校外租房的新聞傳出時,大學宿舍制度就曾引發熱議。當時有評論分析,中國的大學教育,是在上世紀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發展起來的,多數人的認知中,大學生的所有學習、生活,理應由國家、學校完全負責,國家負責建學校、宿舍、食堂,學校給學生提供住宿、學生被學校管理天經地義。但隨着社會發展,不少固有觀念也將相應發生變化,包括高校教育,而大學宿舍只是其中的一項。
大學嚴管被批扼殺交流
正在廣州大學城讀書的小雨則認為,中國大學宿舍雖然一視同仁但也缺乏人情味,比如住在廣州大學城宿舍,下課後,老師紛紛回到市區,而學生則留在「鄉下」,成為僅由學校保安管理的「大學生城」。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的一名老師稱:「中國學校雖然也開始重視大學宿舍的『管理』,但這種管理主要是以紀律上、安全上的考慮為主,比如準時熄燈、準時斷網等。學生無法在老師指導下開展各種活動,更不可能在宿舍生活中,與教授們交流、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