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福利在2012年11月22日被ISIS武裝分子擄走,那天是感恩節,他本來約好與美籍港產女攝影記者童孆瑩(Nicole Tung)見面。眼見福利到了約定的時間仍沒現身,童孆瑩意識到這名曾在戰火中並肩作戰的好友出事了。如今天人永隔,童孆瑩既深感震驚,更希望外界記住福利為揭露真相的獻身精神。
敘利亞並肩作戰採訪半年
童孆瑩與福利均為獨立記者,一個拿相機,一個提着攝影機,共同在敘利亞採訪過半年,讓世人知道在阿勒頗等戰場的故事。童孆瑩形容,福利是一個很好的旅伴,「他極容易與別人交朋友,當我們遇到新的狀况時,他總是破冰的人。他非常有才智,喜愛文學。」
童孆瑩憶述,福利並不滿足於用鏡頭講故事,還希望為承受苦難的採訪對象提供實質支援:「在2012年,我們有一次到阿勒頗一所醫院採訪,他看到那裏缺乏設備,沒有急救車,要用民用車輛運輸病患。他因此召集一些記者同行籌款,買了一輛急救車給那所醫院……他就是這麼熱心的一個人。」
福利在2011年曾被武裝分子俘虜,親眼目睹一名南非記者遭槍殺,知道在敘利亞工作的危險。童孆瑩相信,福利更希望人們聚焦於敘利亞的殺戮,而不是他遭殘忍殺害之事。「我相信那是他希望別人知道的,我也相信他還希望別人知道記者必須做好他們的工作,因為我知道他從不會因為危險而退縮」。
熱心為戰區醫院籌款買急救車
童孆瑩說,福利失蹤後,她一直牽掛,「我想知道他身體是否健康,有沒有得到良好對待,會不會遭虐打,吃不吃得飽……我們期待着最好的結果,但顯然基於政治原因,現實不是那樣」。
她希望福利的不幸遭遇會讓新聞機構與公眾認識到記者所面對的風險並提供更多支援,尤其是支援獨立記者,而不是因而卻步不到高危地區:「我們到這些地方是因為自覺需要揭示那裏發生的事……我們需要緊盯事態發展,確保反人類與戰爭罪行不會隱沒。」
盼獲更多支援 揭暗角罪行
現年28歲的童孆瑩在香港出生成長,據其個人網站介紹,她在2009年畢業於紐約大學,主修新聞與歷史,現為獨立記者,客戶包括《紐約時報》等多家大型新聞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