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荃灣愉景新城商場昨公布有關「親子旅遊問卷調查」,調查題目中問到小學生外遊時「必攜帶哪三樣東西?」,7個選項中除了電子產品、毛公仔、零食外,還包括「家庭傭工」。有外傭團體批評,調查用語視外傭為「一件東西」,對外傭「極不尊重」。平機會委員直指用語不適當,應設法糾正。愉景新城回應稱,只是單純想將問題簡化,用簡單的字眼令小學生明白問題內容,稱並非不尊重家傭。
愉景新城:為簡化題目 非不尊重
愉景新城昨公布一項調查,稱委託獨立機構訪問了全港各區共865名小三至小六的學生,了解各人的外遊情况,其中一條問題為﹕「到海外旅行,你認為必攜帶哪三樣東西?」(請於下列選擇三件必帶物品,如沒有可於「其他」內註明)。7個答案選項中,包括「iPad、iPhone等電子產品」、「玩具/毛公仔」、「家庭傭工」、「即食麵/零食」、「書籍」、「畫簿/顏色筆」及「其他」。在7個選項中,「家庭傭工」與另外6項死物同被稱為「東西」。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小學生選擇電子產品;近一成選擇家庭傭工。
印尼移工工會副主席Sring接受查詢時表示,視家庭傭工為一件東西或物件是不尊重她們的做法。她認為,傭工在僱主家中24小時不停工作,與他們朝夕相對,但到頭來卻被視作死物,對女傭十分不公平。
問旅行必攜東西 與iPad並列
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羅軍典稱,問卷字眼簡單化了項目的選擇屬「小問題」,並提醒僱主若傭工不願意,僱主不應強迫他們隨行旅遊。
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謝永齡指出,有關用語「不恰當」,相關機構應要設法糾正,尤其問卷對象為小學生,用字應更謹慎,反映問卷設計者「當正自己大老闆,將家傭當作『東西』。」另一平機會委員李國麟表示,此問卷質素差劣,但問題未算有歧視,認為毋須太嚴肅對待這類商場進行的問卷調查。
平機委員:用語不恰當 未算歧視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他相信問題設計者是希望小學生在有限的範圍內選擇,對於小朋友而言,傭工經常照顧自己,易被列入生活必需項目之中。不過,葉指出在語法上物品並不能包括人,故問題設計存在寫法上的問題。
愉景新城商場代表回應指出,問題設計並非強調東西或是物品等字詞,而是怕運用到「範疇」等艱深的字眼,小學生會看不明白。該商場代表表示,希望問題能做到簡潔,故在問題中並沒有刻意分開「人」和「事」,強調並非不尊重傭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