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搬屋坐地起價 投訴急升三成
知識增益﹕《商品說明(修訂)條例》
時事點對點﹕中央推城鎮化規劃 拓內需促增長
知識增益.農業部長:城鎮化不代表去農村化
時事點對點﹕教宗習近平互致信函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知識增益﹕科技讓人更親近還是更疏離?

【明報專訊】手機短訊已成為青少年朋輩間的普遍溝通方法,有些人甚至會有「心癮」不能不發短訊,甚至極期待來自某些朋友的短訊。香港青年協會2013年11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500多名10至24歲受訪者中,67.3%會24小時長開智能手機,每日平均花3.5小時用手機。9.7%受訪者更無法容忍一天不用智能手機。根據該調查,分別有49.9%及42.8%青少年在吃飯時及上廁所時仍然用手機,49.5%認為不帶手機比不帶錢更缺乏安全感。受訪青少年中,75.8%人最常用的功能是即時通訊如WhatsApp,其次是社交網絡如facebook(42.2%),以及遊戲(41.1%)等。受訪者每日平均發出85個及收到136個即時信息。63.9%受訪青年認為,手機對他們最大的作用是與別人保持聯繫。

日均花3.5小時用手機

負責該調查的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陳瑞貞認為,青少年一方面可善用資訊科技發達帶來的好處,同時應該適當地分配時間,保持平衡的生活,避免因過度依賴手機而缺乏與其他人直接、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外國亦有研究顯示,儘管社交網站facebook是為方便人們擴大社交圈子而設,但現實卻有愈來愈多用戶淪為「社交功能障礙患者」,出現「facebook上癮症」。患者因未能從facebook抽離而影響日常現實生活,每每因為在facebook世界找到比現實更快樂的時光,以致忽視家庭和工作責任。

過度依賴手機 缺面對面溝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特克爾(Sherry Turkle)花15年時間研究數碼世代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訪問數以百計的人並寫成Alone Together 一書。她的結論是「科技便利我們在任何地點與任何人做任何事,但這種『聯繫』導致一種新的『孤獨』,我們只是靠科技填補個人的空虛」。她認為科技帶來情感錯位(emotional dislocation),人在不知不覺間要蒙受風險,但同時亦提供機會讓人反思何謂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繫。

■相關概念

表達形式(forms of expression)

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

通訊模式(forms of communication)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沉迷手機通訊軟件對溝通能力有.什麼影響?

2.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為科技讓人更親近還是更疏離?

3. 你認為資訊科技發展對青少年的社交模式有何影響?試輔例說明。

參考資料

1. 新聞定格﹕「沉迷上網 虛實不分」, 《明報.通通識》,2013.04.11

2. 〈Facebook 上癮5徵狀 陷社交功能障礙〉, 《明報》,2009.04.25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學生玩手機 密密查看心思思
知識增益﹕科技讓人更親近還是更疏離?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