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韓國以大邱市及毗鄰的慶尚北道疫情最嚴重,大邱出現「超級傳播者」後,她所屬的「新天地耶穌教會」成為焦點。圖為韓國有消毒人員在街道上噴灑消毒劑,防範疫情擴散。(法新社)
放大
 
政府推出電子手環監察接受家居檢疫者。當手環上的黑色電線被剪斷,手環會即時通知衛生署及警方。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新冠肺炎認知落差 掀防疫用品搶購潮
Data解密:中國可再生能源
概念解碼:碳定價
生活看通識:廣東歌
Road to 5**:Sex education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韓患者行蹤公開 惹侵私隱爭議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蔓延全球,截至3月13日,韓國確診數目逾7000宗。韓政府將之歸入「一級傳染病」,並運用閉路電視、手機定位、交通卡紀錄等大數據,追蹤和公開患者在確診前14天的國內行蹤。措施在韓國受歡迎,甚至有人認為內容未夠詳盡。《華爾街日報》形容,當其他國家及地區在公開患者資料時苦於如何取捨私隱,韓國的方法遠為突出,但涉侵犯私隱爭議。

韓國2015年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導致186人受感染、38人喪命,因而修訂《傳染病控制和預防法》,賦予公共衛生部門取得受感染或危險者資訊的權力。保健福祉部能提供患者行蹤資訊,醫生亦可從數據庫查核患者曾否外遊或往訪其他醫務機關。

韓國藉荓w者義務提供的資料、出入境紀錄、信用卡紀錄、閉路電視系統等,確認患者的行蹤,並由疾病管理本部每天在簡報會和官方網頁公布確診者的居住範圍、年齡性別,以及確診前14天的每天主要活動。例如藉閉路電視確定,第5號確診者於1月26日中午11時50分至下午1時37分之間,乘搭地鐵去首爾一間按摩店、光顧便利店和兩間超市等。

韓國有出院者表示,政府公開他的活動資料,披露他從武漢旅行回國後在首爾的行蹤,使他備受非議;在確定他傳染病毒給共膳的男子後,該男子再傳染其妻兒、朋友,令他被冠上「超級帶病毒者」之名。他在接受隔離期間,看到指摘和批判他的輿論、網上新聞報道下的留言,令他感到不安、不快和焦慮。

世衛:需審慎詮釋資訊

數碼技術能提升隔離檢疫效益,但事涉侵犯私隱爭議外,有專家質疑詳細公開資料的效用。首爾大學預防醫學教授金潤認為,部分地方行政機關以「居民知情權」為由,公開確診者曾到訪的場所「並不合理,亦無科學性或公益性的根據」。世衛西太平洋地區協調COVID-19應對小組官員馬哈茂德(Abdi Mahamud)表示,大數據有助早期偵測及應對病情爆發,但需審慎詮釋資訊。澳洲昆士蘭大學公共衛生專家西爾維(Linda Selvey)指出現時對新冠肺炎的傳播認知匱乏,發布個案資料時須加考慮。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香港:電子手環監察隔離者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香港政府2月3日引入「居安抗疫」電子手環,14天內到過湖北省的香港居民須佩戴並接受家居檢疫,受檢疫者14日內不得「離家出走」,否則即屬違法,最高可罰款5000元及監禁6個月。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指出,引入電子手環的目的是確認接受強制家居檢疫者在指定時間內不會擅自外出,強調手環不會收集個人資料,並已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保證符合法規。林偉喬說,電子手環不具備GPS定位功能,因接受家居隔離者並非涉嫌犯罪者或罪犯,要尊重私隱,讓受檢疫者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及不會覺得被監控。

居家隔離者批「好兒戲」

年逾50歲的李女士是首批家居隔離者,她憶述衛生署職員最初要求以WeChat或WhatsApp溝通,以視像通話方式證明她留在家,但她以私隱為由拒絕,亦從未向署方傳送定位資訊;署方原定讓她戴上電子手環,但截至2月22日下午她仍未收到手環,形容居家檢疫形同虛設,覺得「好兒戲」。獨居藍田公屋單位的72歲吳伯沒有WhatsApp及WeChat,政府人員要他帶上手環,每日3次以特定機器感應手環上的條碼。吳伯透露回港後沒有立即回家,先到樓下超市花逾千元買R以供檢疫期間食用。他認為家居檢疫方式欠佳,「佢(政府人員)上門檢查前一個鐘就通知我,上來就無乜用啦,應該要突擊檢查」。

深水黧尷鷞q腦商場一店舖職員,2月24日從內地回港後,未有留家隔離14日,25日回到店舖,結果疑因違反「隔離令」被警方及衛生署人員帶走。

.公開行蹤 x 私隱(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說明公開及追蹤傳染病患者行蹤引發的一項社會關注。

↑議題可能引發的潛在問題

侵犯私隱

公開及追蹤傳染病患者行蹤雖有助控制疫情,但可能會侵犯病人私隱。根據資料,韓國運用大數據追蹤及公開感染者的國內行蹤,港府則要求14天內到過湖北省的香港居民佩戴電子手環,避免他們擅自外出。雖然有專家表示運用大數據有助早期偵測,但韓國有出院者認為政府公開他的行蹤使他備受非議。使用大數據追蹤患者行蹤,牽涉收集患者的個人資料,例如手機定位紀錄、交通卡紀錄等,如資料處理不善可能令病人私隱外泄,侵犯病人私隱。這措施雖保障公共衛生,卻引發侵犯私隱的社會關注。

◆延伸回應題

(2) 評估資訊及通訊科技全球化對遏止全球傳染病傳播的影響。

↑宜設評估準則,從不同角度闡述正反影響

效率

?正面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全球化下,國家更容易共享大數據,以大數據追蹤及分析傳染病患者的行蹤,能更快及有效遏止傳染病全球擴散。以韓國為例,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一步擴散,政府運用大數據追蹤和公開感染人士的行蹤,讓民眾避免到訪相關地區,減低感染機率。

?負面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全球化下,個人資料外泄風險增加,市民的私隱意識提高。例如有需要接受家居檢疫者以私隱為由拒絕分享定位資料,政府的電子手環因私隱問題而不設GPS功能,形成抗疫阻力。

資訊流傳範圍

?正面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全球化可以打破空間限制,讓不同國家分享疫情資訊,接收正確的防疫資訊的受眾更多,國際社會能透過國際協作遏止傳染病傳播。以伊波拉疫情為例,即使香港沒有確診個案,衛生署亦分享疫情、防治方法等相關資訊。

?負面影響

傳送及接收資訊以網上為主,發展中國家或缺乏資源的市民可能因科技知識或經濟能力不足,導致資訊鴻溝,無法獲取傳染病資訊。

資訊真確性

?正面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全球化令資訊更廣泛流通,權威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可透過網上發放資訊,讓大眾認識預防疾病的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衛生防護中心每日於網上發布香港、中國內地以至全球的疫情,港府並作出相關應對,如就韓國的疫情採「封關」措施等。

?負面影響

資訊全球化使假資訊相對增加,影響大眾接受準確的防疫信息。如近日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論文或影片接連湧現,亦被多間傳媒引用並在網上廣泛流傳,但當中不少錯漏甚多及不符嚴謹的科研要求,如「蒸口罩」以重用等,可能散播恐慌,甚至影響各國制定抗疫政策。

顧問教師:陳志華老師

[通通識 第635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懶人包:世衛無錢又無權
時事點對點:韓患者行蹤公開 惹侵私隱爭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