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暴的參與者以年輕人為主,如何與他們溝通是不少當權者的挑戰。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趙永佳引教大校方與學生的對話作例子,他說,教大校長張仁良等教職員與學生見面約20次,「校長每次都被鬧『係咪人呀?點解唔表態撐我]?』」,指學生不一定想「傾」,而是想校長「聽」,甚至認同他們,其實學生願意出席已不錯,校方在對話中可表明立場,也可解釋難處,同時與學生約法三章,容許學生在校內表達政見,但底線是不可有仇恨言論。 允政見表達 禁仇恨言論 「先同情地理解,然後再希望與他(指年輕人)討論。」趙永佳表示,教大的做法是與學生「戰略分析」,例如反問學生,「這樣做是否達到訴求?代價是什麼?成本是什麼?」但他強調不是要改變學生的想法,但希望他們事後會認真思考。校方同時向學生表明立場,「我會說我們是老人家,我個人認同你的訴求,我不能認同你的手法,我一定接受不到『裝修』(破壞),我一定接受不到『私了』」。 校園外烽煙四起,趙永佳笑言教大位置偏僻,才免受烽火波及,但校內亦非風平浪靜,他表示曾有內地生不滿教大內貼有反修例的海報,也有保安員撕走文宣,引起學生不滿,擬包圍大學行政樓;校方接見學生時再表明立場,重申容許學生表達政見,「搣得甩可以貼,但不要噴(漆),噴的話大家難做,最後會加一句,最好貼靚一點」。但底線是不可有仇恨言論,「校長次次都說,『黑警死全家』不能接受」。 (Reboot Hong K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