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性複雜難懂,分辨卷四試題「性格」的方式就直接得多,因為題目本身往往會點明題型。不過認清題型,並不代表認清題目背後的要求。以下為共識題、意見題、優次題、評論題這4類題型的示例,並附以老師點評。
◆共識題
以下哪一項能力是現今年輕人最需具備,以應付21世紀的生活?試討論並達成共識。
如何找資源
如何交朋友
如何行銷意念
(圖2)
老師點評:
屯門天主教中學 黃慧萍老師
˙審題關鍵:「如何」。3個選項都指向一種能力,所以討論不應側重比較「朋友」、「資源」、「行銷意念」哪一項最重要,而是討論各選項所指向的能力,例如「朋友」是人力資源的一種,但「如何交朋友」則指向人際關係能力/溝通技巧
˙共識題並不要求最終一定要達成共識,但過程應顯示有共識傾向,表示你也理解到對方的理據/其他選項的優點
˙考生只集中在「如何找資源」和「如何交朋友」,忽略了另一選項「如何行銷意念」
資深中文科老師 高芳玫
˙審題關鍵:「以」應付生活,即是問題要討論生活層面。有考生發言時欠缺21世紀的特質,也有考生對其他選項欠闡述和比較,略嫌單薄
˙如何做共識:有考生夾硬說「相信我們已經達成共識」,其實不理想,建議考生要加「基於什麼原則」來達成共識,而非只在選項上達共識
˙如何轉恁G轉悒憧畢岸嚏A恰當地找到「選擇點」,大方地轉立場,反而有機會加分
佛教何南金中學 姚鍾乾老師
˙要留意共識步驟,與選項處理。題目中雖然有「最」,但不用排優次,也不用抬高或「踩低」某一選項
˙接受別人意見,已經顯示有共識傾向
——黃慧萍老師
◆評論題
試評論以下高中學生在校政交流會上所提出的疑問。
學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但為什麼每次的課室壁報題材必須得班主任批准?學生的班衫設計需要給訓導處審批?運動會的啦啦隊口號又要先給活動主任過目呢?
(圖3)
老師點評:
資深中文科老師 高芳玫
˙評論題難度最高,題目猶如閱讀理解,考生須先釐清題目的考核點
˙審題關鍵:(1)學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2)但學校又諸多限制(例:壁報題材須班主任批准、班衫設計須訓導處審批、啦啦隊口號要先給活動主任過目),要評論的是學生的疑問,即校方以上言行不一的行為是合理抑或不合理
屯門天主教中學 黃慧萍老師
˙注意審題:「疑問」是由高中同學提出,站在這個立場思考他們提出這個「疑問」的動機/背後價植觀
˙聲線較大,會顯得有信心,交流也會更舒服
◆優次題
以下各項均有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試就其重要性排列優次。
充實自己
溝通技巧
待人以誠
(圖4)
老師點評:
資深中文科老師 高芳玫
˙審題關鍵:「人際關係」只等於朋友嗎?考生可擴展至家人、朋友、工作之間如生意伙伴等,討論層次自然較多
˙詞語理解及運用:不少考生對「充實自己」避而不談,若拓闊對詞語的理解,充實自己可以令人覺得有學問,令人留下良好印象,也是達至「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屯門天主教中學 黃慧萍老師
˙3個選項「均有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論據中不宜出現「某一選項」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該選項」最不重要
˙考生E雖是最後一名完成「首輪發言」的考生,但不宜「唔斷氣」地於討論環節延續發言,反而應稍為停頓,再與其他考生開展新一環節的討論
佛教何南金中學 劉芷蕙老師
˙部分考生未清晰說明第2/3位的選項及排列的原因
◆意見題
人生旅途變幻不定,時而順境,時而逆境。以下3種心靈藥物,你認為哪一種於人生旅途上最為重要?試談談你的看法。
「樂觀積極」丸
「鍥而不捨」丹
「雲淡風輕」散
(圖5)
老師點評:
屯門天主教中學 黃慧萍老師
˙審題關鍵:人生旅途很長,對青年人和老年人來說, 這3種選項都各有不同重要性,討論可加入這些準則
˙意見題比較不同選項時,應以同一準則,切忌「搬龍門」
˙不要只說明自己的選項,要多解釋不選其他兩項的原因
佛教何南金中學 劉芷蕙老師
˙部分概念其實有重疊,考生應先理清
˙例如有考生以愛因斯坦為例,稱他面對失敗仍會保持「樂觀積極」,繼續科學研究,但例子也適用於「鍥而不捨」
——劉芷蕙老師
■考場直擊
考生易犯的小毛病
語言表達
.有考生太緊張,首輪發言的排序選項與討論環節時不符
.有考生語速較快,表達不清
.某組只有4名考生,編號順序為B、C、D、E,考生一時未能習慣,依舊把考生B稱為考生A,發現有誤後,立即改口,浪費了時間,亦窒礙發言節奏
.考生普遍的聲線太小
時間管理
.在討論環節的最後30秒,出現了「dead air」,無人接話,直至最後10秒才有考生嘗試總結,但時間不夠,無法作出有效發言
.有考生未能用盡一分鐘的「首輪發言」,有點浪費
.有考生在討論環節只發言了一次
應對態度
.聆聽其他考生發言時,轉筆兼用手托頭,擔天望地
.考生E在「首輪發言」時未完成論述,當進入討論環節時,他立刻搶話:「等我繼續講埋頭先幮[點……」老師點評稱,不宜如此,反而應稍為停頓,再與其他考生開展新一環節的討論
資料來源:綜合各組表現
文:韓祺疇
圖:劉焌陶
[語文同樂 第4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