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微信,微信可以用來當作溝通平台、用來做支付系統,還有訂票等各種功能,現在還出現「微信語音包」。你以為是一位萌妹子發語音給你,背後可能是大叔在操作,原本語音包是友人間娛樂惡整的小玩意,但現在反變成「有心人士」用來行騙的工具,成為犯罪的溫H。
「微信語音包」近來在一些電商平台上販售,僅10元(人民幣,下同),就能買到1000條聲音。語音包內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還可以訂製,平均價格在50元以內,愈貴的語音包,花樣愈多,甚至有唱歌的語音,有的語音包月銷量更達千筆;網絡上也有多個教學影片,教購買語音包的消費者如何使用。
這種語音包,起初也沒有限定在微信上使用,在打線上遊戲時,也可以使用語音包與對手、隊友進行交流溝通,在中國很流行。像是在玩吃雞遊戲時(即大逃殺類型遊戲的代名詞),網民會購買香港知名影星周星馳的語音包來助興。
但是微信語音包卻開始出現犯罪問題,今年開始出現多宗微信語音包詐騙事件,媒體也做出相關報道,一些省市的檢察院還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貼文,提醒民眾注意,以免更多受害者上當。目前這些語音包只支援安卓系統,蘋果用戶無法使用。
湖北一檢察院的微信公眾號就披露,一名朱姓男子在網絡遊戲中認識被害人小軍,該名朱姓男子將微信與QQ號偽裝成女性,編造出「白富美」的身分,在後續交往過程中,小軍被騙上當,以微信、QQ轉帳的方式向「女友」朱姓男子轉款7.876萬元。
寧波也發生利用微信語音包進行詐騙的案件,一名鄧姓男子在社交平台上註冊多個帳號,假扮為女性後開始進行詐騙,並要求在平台上認識的男性友人向其匯款,在警方偵破該案件時,該名鄧姓男子已成功詐騙7000多元。
網絡上賣的微信語音包,其語音發音與真人聲音難以辨別,而販賣的商家大都會附上一則免責聲明。聲明中會稱,「嚴禁用作非法用途,一經發現回收軟體使用權,且由此產生的後果由使用者個人承擔,與店舖無關。」但這樣的免責聲明對「有心人士」而言根本起不了作用。
儘管微信語音包起初是娛樂用途為主,但是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指出,語音包在製作、售賣和使用中都可能存在違法風險。製作過程中,聲音是由電腦合成,但是模仿公眾人物或他人的聲音,在未取得同意下,涉嫌侵犯他人的人格權利,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且若買賣雙方有利用語音包做詐騙共謀,則涉嫌構成詐騙罪共犯。
不過仍有不少網友認為,這種語音包的販售應該做出管制,甚至不該在購物平台上販賣,微信也要針對用戶安全的問題進行相關工作。另有網友稱,網絡交友還需見面、視訊才行,否則遇到騙子,要立案十分費勁;一些苦主也紛現身,自認倒楣被騙,甚至有騙子還偽裝苦主友人的聲音進行詐騙,手法多樣,令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