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終於推行《禁蒙面法》,被問到警員是否也不應蒙面,保安局長說警察有編號可確認身分,現實卻是近月警察不少都沒展示編號。今回就說說古代的蒙面。 ■巫覡 面具在現代是常見之物,在遠古卻是祭神儀式的特別道具。古文字中「鬼」、「畏」的上半部分,被不少學者認為是戴茩惆膋漣饜D。近人王國維認為,古代歲末祭祀「儺」(音挪)就是面具的起源:《周禮.方相氏》記載,儺是由四名「狂夫」披蚨等痐峟惆耤B拿荍L器與盾牌逐鬼驅疫,以祈吉運。儺在唐代娛樂性質加強,宋代更向戲曲靠攏,漸演變成現在的非物質遺產儺舞、儺戲。由於儺是古代重要祭祀,不少習俗皆可追源至此,例如歲末大掃除及驅走年獸的節俗,以至日本傳統戲劇的能面與節分撒豆習俗。 ■英雄 現在官方認為主動蒙面的人是賊,固然小說埵萓皛X面的通常是盜賊、刺客等惡徒,但歷史上名聲最響的卻是英雄。北齊蘭陵王常戴遮面的頭盔出戰,一次營救己方被圍軍隊時脫下頭盔,令士氣大振而奏捷,部下更編曲傳頌;北宋狄青愛披髮戴銅面具出陣,戰無不勝,史上罕見地從小兵一路晉升至高官。相傳二人蒙面皆與相貌清秀有關,但從他們皆非典型將軍出身(王族與草根)看來,似乎也有擺脫階級的意味,獲得極大尊崇亦與此有關。但亦正因功名過高,二人之死皆源於朝廷猜疑——對政權來說,赤子之心何曾及得上執政權威? ■國君 現在逝者的面通常會被蓋起以示尊重,古代的蓋面卻隱含懺悔。齊桓公與吳王夫差死時都自行蓋面,原因相同:桓公沒有聽從管仲遠離小人的遺言,信用佞臣易牙、豎刁,最終二人作亂,自己被囚禁餓死,自覺無臉見管仲;夫差則殺了勸諫提防越國的伍子胥,以至吳國終被越國乘虛攻破,自感愧對忠臣而自殺。自縊的明思宗亦因「無面目見祖宗」,寫下遺書要求死後以髮覆面、任由李自成軍隊分屍,後獲李自成與清禮葬。當然這僅限於會反思的國君,若是無此器量的政權,比起以蒙面來服眾,上下相蒙的機率恐怕更高。 ■葉雨舟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01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