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反修例風波以來,fact check(事實查核)一詞大熱,打開手機,「FC」、「FCED」、「已Fact Check」等字眼幾乎無處不在,成為全新網絡現象,彷彿人人都成為fact check專家。當可疑的資訊滿天飛,大家茞揪漪O如何fact check這些聲稱「已fact check」的資訊,火星希望跟大家探討數個問題:何謂Fact(事實)?跟Information(資訊)如何界分?與Truth(真相)又有何分別?以下火星就為大家帶來「F-I-T Check」大解構!
◆ F for Fact 事實
18世紀英國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左圖)曾對「事實」這概念作哲學思考,他提出「事實」屬於「偶然真理」(contingent truth),即可以否定的,譬如歷史事件,而非數學和邏輯命題等「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否定它會存在矛盾。
此後有其他哲學家在休謨這基礎上,發展或批判更多有關「事實」及「真理」的討論。休謨打開了對「事實」思考的窗口,也展示知識探究之應有精神。
根據《劍橋詞典》,「Fact」(事實)解作發生過或存在的事物,特別是具證據或資訊去證明的,其實「Fact」這詞彙出現前,已存在「關於現實的真實陳述」,但這些陳述均訴諸權威(authorities),擁有強大身分地位的人比較容易建立「事實」,譬如男人比女人的證詞可取,紳士又比工人可信,但「事實」出現,漸漸取代「權威」,成為知識體系的重要根基。
原始事實vs.制度事實
21世紀,美國著名哲學家約翰.希爾勒(John Searle)提出原始事實(brute facts)和制度事實(institutional facts)的概念,前者指獨立於人類制度而存在的事實,例如地球的存在;後者則指依靠人類制度、具集體意向(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的事實,例如政府、婚姻、貨幣等,並建構出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y),這些事實必須得到人們承認、相信而存在。
「事實」也分得這麼細……地球人需要思考的是,事實的客觀性會否有差異?如果知識建基於事實,又會否隨集體意向或其他因素而受影響?那麼是否全部Fact都可以Check?事實又建基於什麼呢?
◆ I for Information 資訊
「事實」是建基於資訊(information)嗎?這說法只有一半正確,因為資訊可以是真、是假,可以是事實,又可以是意見(opinion),甚至是謊言(fiction),可以存在或消失,而事實有時或需要某些資訊驗證而確立。
自印刷術發明後,發表資訊不再是教會或政權的專利,這樣看來資訊好像可靠了,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假消息,例如法國大革命前夕瘋傳抹黑瑪麗皇后的「黑函」(libelle),當時報章為了打擊王室和貴族,聲稱王室發生亂倫。
網絡發展 利假消息傳播
新聞學的角色便是定下媒體和傳媒工作者傳播資訊的守則,資訊經過濾才被大眾接收成新聞(news),最理想是遏止有問題的消息傳播,可是假消息沒有消失,資訊被壟斷、媒體新聞操守等問題在過去幾十年亦被廣泛討論。
時至今天,互聯網和社交網絡興起,資訊接收和傳播的數量及速度均難以估量,亦較以往沒有規限,甚至跳過新聞守門人(gatekeeper)的把關角色,創造有利虛假消息傳播的生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18年發布手冊Journalism, 'Fake News' and Disinformation: A Handbook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Training(圖3)明確指出應盡量避免使用「假新聞」(fake news)這術語,除了不足以涵蓋意義和各種資訊污染(information pollution),亦因為「新聞」(news)應指向經證實並合乎公眾利益的資訊,但「假新聞」一詞變得政治化,被政權挪用為攻擊媒體或對付不利報道的武器,令公眾對媒體失去信心。
一個更準確的概念框架「資訊失序」(information disorder)可以讓我們更充分理解身處的資訊環境及面對的問題,當中包含3種失序資訊,讓大家面對可疑訊息時能夠辨認:
1. 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
無意中分享虛假資訊
2. 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
刻意、有目的地扭曲事實、造謠
3. 惡意訊息(Malinformation):
刻意扭曲事實、泄露保密資訊以造成傷害(例如:仇恨言論)
當人人都成為媒體時,亦即人人都是守門人,有責任在發布或轉發訊息前確保資訊可靠,能夠呈現事實,讓新聞和可靠資訊令自己和大眾免於無知和「炒車」。
◆ T for Truth 真相
2016年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年度生字」的後真相(post-truth)經常與假新聞、假資訊扯上關係,加上社交網絡和搜尋引擎演算法推波助瀾,配合社交媒體的回音室效應,促成「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比起陳述客觀事實更為重要」的後真相年代(post-truth era)。
美國傳播學學者斯爾威·衛斯波得(Silvio Waisbord)2018年發表學術文章Truth is What Happens to News,探討「真相」(truth)在新聞的處境,並指出「真相是當公眾持續瀏覽、搜索、避免、明白資訊,從而理解現實的結果;真相是集體建構意義的結果,而非單向地由新聞機構決定」。
後真相年代 何謂「真相」?
特別相對「事實」(fact)而言,我們可以理解「真相」為永遠不穩定、具爭議、受挑戰的。界定「真相」的過程亦涉及我們討論社會情G的過程,由消息來源可信程度,以至公眾的政治和社會取態,面對同樣的資訊和事實,每個人的「真相」或許也不一樣。
斯爾威指出新聞仍然可以被視為「真相的技術」(technology of truth),但傳統新聞或可靠資訊的生產,甚至事實查核,都遠遠不及資訊污染的速度……網絡發展是雙刃刀,一面造就後真相與虛假資訊互相滋長的資訊生態,同時實現資訊民主化,讓資訊更開放,大眾不需依仗媒體機構,接收、發表及轉發資訊機會更多,成本更低,為民主創造有利條件。
最後,值得各位思考的是,悍衛言論自由、資訊自由這些價值的同時,亦身陷「先發表,後Fact Check」的後真相年代。那麼除了增加個人「媒介與資訊素養」外,難道最終需要官方「真理部」(Ministry of Truth)嗎?希望不是……
文:火星媒體 Mars Media Academy
[通通識 第5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