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在街市抽驗57個養殖淡水魚樣本,發現5個內地魚樣本含禁藥孔雀石綠,當中以荃灣楊屋道街市的桂花魚樣本含量最高。另有4個樣本驗出俗稱砒霜、可令人患癌的砷化物含量,雖沒超出本港較寬鬆的標準,但超出內地標準,最多一個樣本超9倍,兒童每日約吃1O便超出攝取上限。另有內地桂花魚驗出含俗稱水銀的汞,雖沒超兩地標準,但兒童日吃不足一O魚肉已超攝取上限。
浸大抽驗百街市57樣本 5含孔雀石綠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2018年9至11月在本港17區的103個濕街市,巡查348個魚檔及街舖,並採購57個桂花魚、鯇魚、烏頭及羅非魚等樣本,結果5個驗出可令動物致癌的孔雀石綠,全部來自內地,殘餘含量介乎每公斤0.7微克至6.9微克,當中濃度最高是荃灣楊屋道街市的桂花魚樣本。
4烏頭砒霜超標 一為港魚
調查又檢測6種重金屬(銻、砷、鎘、鉻、鉛、汞)含量,所有樣本均未超出香港法例標準,但有4個樣本(其中一個為本地養魚)的砷化物含量超出中國內地標準(每公斤0.1毫克),但未有超出香港標準(每公斤6毫克)。當中砷化物含量最高的烏頭樣本購自北角春秧街街市,每公斤含1.056毫克。按世衛標準計算,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吃約199克砷污染濃度最高的烏頭,才會超出每日攝取上限,是成年人每日平均魚肉消耗量的3.5倍;但一名15公斤的兒童只要吃43克(約1.15O)魚肉,就會超出每日攝取量。若攝取砷含量超標,有增加患心血管系統疾病、影響神經系統,以及患肺癌及膀胱癌的風險。
另外,所有魚樣本的汞含量沒超標,但含量最高的大埔街市內地養殖桂花魚含汞量為每公斤0.054毫克,15公斤重兒童每天持續吃28克會超上限。若人攝取汞超標,會損害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
大埔街市桂花魚水銀含量高
負責研究的浸大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建議家長應小心選擇水產,避免偏食某一類,並盡量買有機養殖水產。他指政府抽驗機制有漏洞,應加強監控進口水產及設追蹤。他指本港對食物含重金屬的標準定得太寬鬆,落後內地及外國(見表),促港府盡快收緊食物含殘餘污染物的標準。
學者批港標準落後
食安中心:11月大幅收緊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已跟進浸大調查,並已抽驗相關魚類。食安中心於2016至18年抽查逾6400個魚樣本,當中逾800個檢測孔雀石綠,20個不合格,比率約2.5%,低於浸大昨公布約8.8%樣本驗出孔雀石綠。食安中心發言人稱,政府已全面檢討《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過程中參考了食品法典委員會及其他地區標準等,已於去年修例,更新相關標準,將於今年11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下,魚類含砷量將大幅收緊至每公斤0.1毫克,看齊內地。
浸大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表示,重金屬攝取量標準,是透過動物或人體實驗結果制訂出來,「超標對健康風險相對較高,但不一定有事」,不同年齡、體重及體質者,對不同劑量的重金屬亦會產生不同反應,強調不用太擔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