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立醫院在今次麻疹疫情首現確診,令患者累計升至40人。醫院管理局昨晚深夜主動公布,一名在瑪嘉烈醫院工作、曾打兩劑麻疹針的23歲放射師確診,現情G穩定,他最近沒外遊,亦沒到過機場,暫未確認是否院內感染。他於前日(1日)開始出疹,此前4日內、即可傳播病毒期間曾上班,但他不在兒科、腫瘤科或深切治療部等高風險病房工作。
昨增4宗 累計40宗
除上述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3宗新個案,分別23及29歲,累計個案中19宗涉及機場。機場出現首宗麻疹個案至今一個月,但傳播鏈未斷。據了解,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圖)率領團隊前日早上到機場調查,並已向衛生署提供建議。消息指麻疹傳播鏈一旦開始不易切斷,如可在機場及早為未出疹病人檢驗(即出現發燒等病徵後但未出疹),及時找出病人以隔離,加上做足防控措施,然後觀察14天,便有望切斷傳播鏈。
在衛生防護中心已公布的39宗個案中(未計上述公院個案),有13人是1985年或之後在香港出生,即應接種了兩劑疫苗;並有最少5宗已打兩針,另昨晚公布的23歲放射師都打了兩針。
專家:公眾多年無接觸麻疹
兩針保護是否夠?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H副教授杜啟泓說,一貫相信「有抗體就一世保護」,但他指過往很多研究並無追蹤數十年。杜說「早年代香港市民長期可接觸麻疹病毒,但過去很多年香港麻疹近乎消失,港人無機會接觸,只靠兩針是否足夠保護仍有許多疑問,需進一步研究。例如40年前打一針,現時還剩多少抗體其實不清楚」,理論上打麻疹疫苗後體內抗體水平或慢慢下降,令身體較易受感染;另外,如接觸麻疹病毒愈多和時間愈長,受感染機率就愈高。
衛生防護中心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將於今日開會。杜啟泓認為,該中心應就此做更深入的流行病學分析,包括研究抗體水平高低與保護免受感染的機會關係,今次疫情較影響20至40多歲病人,是否有其他未知的高危因素、哪些人較易受感染,指出這些數據對防疫和避免下一次爆發很重要。
促公布病徵分佈 助識別病人
杜啟泓促防護中心公布30多名病人病徵分佈,助全港醫生了解最新麻疹病徵,更準確識別病人。麻疹患者出疹前4日已有傳染力,杜稱應盡快找到機場其他患者截斷傳播,不應待出疹後才為病人驗麻疹,認為在機場工作者,現發燒或感冒病徵等應即盡快檢測,證實陽性就可即隔離,目前發病群集中在20至40多歲,這類人士應更留意自己情G。
何屭}:醫護感染預期之內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屭}稱,機場出現首宗麻疹至今已一個月,過去一周機場個案應屬第二輪傳播,加上周邊地區麻疹活躍,易傳入個案,醫護容易在不知情下接觸病人,出現醫護感染是預期之內。何指疫苗緊張,要為醫護補打針有困難,戴外科口罩和保持個人衛生能大減受感染風險,又提醒懷孕醫護需特別小心。
防護中心昨公布3宗新個案全涉機場,包括一名在機場1號客運大樓工作的23歲男機場保安、29歲男客戶服務代表,以及一名在國泰航空貨運站工作的23歲男停機坪統籌員。首宗個案曾打兩劑疫苗,另外兩宗亦報稱曾打針。國泰航空昨稱,已安排清潔承辦商徹底消毒該同事工作的區域、升降機及公眾地方,建議同事上班前檢查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