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97年曾到日本明治學院大學當訪問學者的周永新,退休後常重回舊地旅遊,「一碗拉麵,很好吃,50至60(港)元」,笑言在香港吃日本豬骨拉麵已需80至90元。他好奇走進日本地產舖,發現當地市區約200平方呎的寓所月租3000至4000港元,比香港划算得多,「日本和香港不少人都是(每月)掙一兩萬元,但生活質素很不同,香港住屋佔支出比例很高」。放下公事包,社會學者身分不變,遊歷之餘,不忘觀察世情。 指工時指引沒作用 周永新生活有序,閒時游泳和耍太極,有時清晨途經垃圾站,會停下來與清潔工聊天,發現不少人為三餐餬口日做兩份工。工時長、薪金低,已成為普遍勞工困境。今屆政府擱置上屆合約工時方案,改用11個行業工時指引,他認為指引不會有作用,難期望僱主自願訂立合約條款,而教訓早於曾蔭權任特首年代出現,2006年推動為期兩年的工資保障運動成效不彰,「最後死死氣為最低工資立法」。他認為標準工時已非新鮮事,「政府應該要強烈地去做」,回應國際勞工組織及社會訴求。 寄語勿放棄爭改變 歷年爭取退休保障、扶貧政策,像強積金與長者生活津貼,背後都有周永新身影。2013年他出山為政府研究退休保障,提倡不設經濟審查的老年金,到頭來一場空,有長者在街頭替他不忿,「周教授,你浪費了力氣,政府都不聽你講」。「好像研究(退休保障)多年也得個桔,但有時也安慰自己,不是呀,有些事都有進步」,他苦笑道。「10多年前團體找我傾最低工資,做做鴾]有結果,所以很多事都不要放棄」,周永新說,爭取標準工時如是,改變社會亦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