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綠色和平2018年11月公布《冰凍圈告急:2018氣候變化影響下中國冰川研究》報告,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劉君言指出:「對比現在和上世紀50年代,我們在兩次中國冰川邊估(邊緣評估)間發現有80%以上出現了退縮狀態,總面積縮小了18%」。她表示受全球變暖影響,青藏高原變暖速度達每10年0.3至0.4℃,而人類活動不斷加劇,大氣中的生物油脂和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顆粒沉積在冰川表面,使冰川吸收更多太陽輻射,加劇消融。 中國科學院西部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沈永平指出,在新疆,冰川消融引發的災害主要是洪水,青海西藏等地則多是冰湖潰決、冰山泥石流和冰崩等,「過去(新疆)阿克蘇夏季只需要預防1000至2000立方米的洪水,現在需要防範5000至6000立方米的洪水」。他說,新疆現有的高山水庫工程能調節、減緩危害,但西藏地質條件較複雜,相關措施未完善,融冰危害相對較大。青藏高原目前正做專項災害防控科學考察,「首先要科學規劃、監測才可以推動災害防控,目前對災害形成的機理不是很清楚,監測也不完善,未來也肯定是先普查,然後大範圍調查和重點區域防控、建監測系統」。 ◆知識增益 堰塞湖(barrier lake) 堰塞湖通常因火山爆發、冰崩、地震等造成熔岩、泥石流等阻塞河道而形成。若堰塞湖的水位不斷上漲,超過土石可承受的臨界點,便可能逐步或突然潰決,造成洪災。世界上約80%堰塞湖會在一年內自然潰決消失,部分規模大、沉積物較粗大的堰塞湖會保存較長時間,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 中國是山岳冰川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冰川多集中於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一帶,故冰川堰塞湖也多出現於此,大型的堰塞湖則多在青藏高原邊緣地帶,例如2018年出現潰決的雅魯藏布江和金沙江的堰塞湖。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2OKIn92 [通通識 第552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