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被視為短中期的土地供應選項,最近成立的「香港濕地保育協會」調查發現,現時位於濕地保育區內至少有400公頃魚塘被劃為「綜合發展及濕地改善區」,包括南生圍及新田等,獲批發展項目數量雖然不多,但對生態仍存在威脅。協會建議容許發展商將濕地保育區內的發展項目,轉移至外圍的1200公頃濕地緩衝區,避免核心保育地帶遭破壞,但發展商須將部分收益投放於原本持有的魚塘地,作為保償。協會已於本月中將意見提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顯示,現時大型發展商持有不少於1000公頃新界農地,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可釋放更多土地以供發展。
WWF香港前濕地保育總監創立
今年7月成立的「香港濕地保育協會」是非牟利團體,主席劉惠寧博士是兩棲類專家,1990年代曾在赤P角填海興建機場前拯救230隻香港獨有的盧文氏樹蛙;劉惠寧創立濕地保育協會前,是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濕地保育總監,協會成員還包括綠色力量副主席文志森。
容發展商把保育區項目轉緩衝區
被問到為何提倡發展濕地緩衝區,劉惠寧說最近到濕地保育區觀察,發現不少魚塘因缺乏管理,雜草叢生,魚塘乾涸,雀鳥站在塘壆覓食的情?已不復見,反映這些魚塘的生態價值下降。他說單靠制訂保育區及緩衝區,未必能有效保育濕地,認為土地大辯論提供了一個契機去檢討現有機制,為濕地保育及發展尋找出路。
協會檢視1800公頃的濕地保育區內,至少有400公頃土地被劃為「綜合發展及濕地改善區」地帶,佔整體約兩成;至於外圍的濕地緩衝區,面積約1200公頃,當中已有80公頃土地獲批准作低密度發展,按照規劃指引,須作濕地緩解措施或補償,預料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細小補償濕地散落在后海灣,但協會認為,管理大面積及相連的濕地,成效會較高。
因此,協會建議適量放寬濕地緩衝區的地積比率,增加房屋發展密度,吸引發展商透過換地,將保育區項目「轉移」到緩衝區,及將部分收益投放到荒廢魚塘,加強保育管理,達到雙贏局面;協會又認為長遠應成立獨立及法定的保育基金,託管所涉及的濕地和款項,以及審批濕地轉移申請,釋除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
項目收益投放保育荒廢魚塘
資料顯示,濕地保育區內的大型發展項目包括由前賭王傅老榕家族及痚繰捰辰]團的元朗南生圍發展計劃,1990年代起多次申請在南生圍建豪宅,全遭城規會否決;至於長實的豐樂圍項目,城規會於2013年11月批准興建19幢住宅,惟目前仍未動工,據悉發展商與漁護署仍在商討成立保育基金,未有最後定案。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土地諮詢總結?系列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