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青少年睡眠不足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在2016年發表的研究指出,上學時間是影響青少年睡眠時數的因素之一,並於一間中學試推遲上學15分鐘,結果發現,學生雖然會相應地延遲入睡時間,但平均能多睡3分鐘,學生在行為、社交等範疇都有所進步。 改遲15分鐘 平均多睡3分鐘 該項研究邀請大埔神召會康樂中學由2012年12月起,從早上7時45分上學,改為8時正,再比較學生前後變化。研究顯示,學生在精神健康和行為上均有進步,其中在利社會行為項目(prosocial behavior)上,平均值由6.15升至6.24,遲到日數也由每月0.24天減至0.09天。負責研究的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表示,推遲上學後,該校學生也「遲了唌v,變相抵消推遲的時間,所以只多睡3分鐘,但解釋3分鐘只是平均數字,當中有學生睡眠時間增長約10分鐘,「啈h少少,會好進步」,指集中力和情緒也會改善。榮潤國慨嘆,整體推遲上學時間要考慮社區的交通安排,促政府帶頭配合。 馮偉華:遲入睡因不同原因 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表示,暫未察覺近年有學校推遲上學,認為學生睡眠不足有很多原因,不能一概而論,舉例指以往曾有家長反映,子女很夜仍玩遊戲機和聊電話,推遲上學未必能「對症下藥」,同時要考慮推遲上學後,交通或會更擠塞。李說,學校一向勸喻學生養成健康睡眠習慣。教協會長馮偉華則認為,要調節上學時間「不是大問題」,惟學生可能因上網等其他原因遲入睡,推遲上學或「無補於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