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屆特首選戰看來很可笑——獲得最多提名票的候選人,在政綱公布前已獲大量政商名人造勢,反映選舉注重的並非候選人的理念,而是派系及關係網。不過中國人大多不會驚訝,因為這種政治正是中國傳統。
務實重形勢 成者王敗者寇
上屆特首選舉投票前夕大量選委變節,成為一道奇景——奇的倒非變節本身,而是不出大眾所料地「歸隊」。原因很簡單:中國一直是強權社會,順服於權力者才能確保利益,故各界皆勤於探聽中央的取態。中國人常說「形勢比人強」,或許既因長期階級政治的影響,亦因天災頻仍的風土導致極度務實,中國人看重「形勢」而避免與在上位者衝突,形成成王敗寇的特質。
最明顯的反映就是史書:私撰的《史記》還會把失敗者陳勝、項羽列入世家、本紀以示重要,到官修的《漢書》則貶入列傳,乃至《三國志》明顯對司馬氏「曲筆迴護」,正史向來有為政權服務的傾向,而避諱亦成為文化常識。孔子說君子「天下有道則見(現),無道則隱」,並讚賞商末離開紂王的微子、裝瘋避禍的箕子為仁人,正是中國式政治的註腳。
但這只是階級差距下的態度,若是同級相爭就完全不同了——黨爭正是如此。縱是文人爭執的唐代牛李黨爭、北宋新舊黨爭,初因政見相左,最終卻演變成互相攻訐的意氣之爭,才會出現李商隱、蘇軾堨~不是人的悲劇。
人脈重於政見 意氣黨爭頻發
之所以意氣,在於黨爭支撐點不是政見,而是派系。牛李黨爭的本質,史學家陳寅恪認為是新興階級與舊士族糾合朋黨的派系競爭;北宋文人熱中君子小人之辨,范仲淹、歐陽修更讚許君子組成的朋黨,慶曆新政、熙寧變法的正反雙方即互斥對方為小人而結派,以至國學家梁啟超評為「純是士大夫各爭意氣以相傾軋」。
正如社會學家費孝通說中國社會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派系的原點是對人際關係的重視。唐代牛黨便是從科舉中座主(主考官)與門生、同年(同年考中者)及同窗的關係發展成朋黨;宋代新舊黨爭也是源於王安石的人脈崩潰:司馬光、韓琦、歐陽修等故友皆反對變法,令他只能提拔較冒進的新人執政,形成派系對抗。後來的南宋黨爭、明末黨爭、清初黨爭亦脫不出「各友其友」的人脈鬥爭。
從去年遊戲《三國志13》茩咫H脈而被嘲謔「中國人果然靠關係」,可見「親疏有別」正是中國的長久寫照,因而梁振英當選後大量「梁粉」進入政府,陳茂波政績及民望皆不討好也能升官,只是激起民憤的意料之內罷了。有趣的是今次選戰還有政要特意說大熱候選人獲唐營及梁營支持,訴諸人脈之餘亦正好揭破上屆選戰的派系仍未消失。
■文化解碼
持續300年的黨爭
或許是崇儒所致,國祚較長的朝代皆有黨爭,分別只在純文人對陣還是宦官有份,所顯現的政治混亂亦多成為政權的催命符。但文人黨爭也不是中國獨有產物——歷時最久的黨爭,出現在李氏朝鮮。由15世紀後期功勳與文人互相傾軋起,歷經殘殺文人的「四大士禍」、文人得勢後分裂發展成「四色黨爭」,直至18世紀後期權臣執政後才消亡,前後橫跨300年。能維持如此長久,甚至在豐臣秀吉入侵下黨爭依舊,固然與引入朱子學令政權極為穩定有關;但同時文人分裂成朋黨的起因之一,也正是對朱子學的看法分歧及君子小人之辨,可以說「崇儒」兼具詛咒的效果,與中國黨爭一脈相承。
作者簡介: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2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