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在寫作手法和內容意境上,均與舊派迥然不同,其小說更蘊含蚋袨I的文化內涵。本文將以《連城訣》為例,探析金庸小說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一些特點。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是金庸於1964年特別為《東南亞周刊》撰寫的作品。《連城訣》的故事背景是尋常的江湖豪強爭奪寶藏,但作者卻以書中主角狄雲的遭遇,引領整個故事的發展。狄雲時乖命蹇,身陷冤獄,在獄中遇上丁典,結拜成義兄弟;後來為了完成丁典與凌霜華合葬之遺願,不惜背屍趕路,途中卻被血刀老祖誤認為徒孫,並在雪谷中認識被挾持的水笙;在逃出雪谷後,狄雲尋索師妹戚芳及向萬氏父子復讎,最後得知身陷冤獄的真相,並解開連城訣之謎。 《連城訣》有不少地方都關涉到傳統中國社會和文化元素,例如連城訣所指示的寶藏地點,竟然隱藏在一本《唐詩選輯》之內,小說運用了杜甫及處默等人的詩作,引出寶藏位於江陵城南的秘密。另外,狄雲與丁典身陷縲絏(縲絏即古代綑綁犯人的繩索,身陷縲絏指犯罪坐牢),狄雲先被差役以木棍擊打,在獄中又被穿琵琶骨;而丁典更是每月必遭獄吏嚴刑拷問,在在都刻劃出傳統中國社會婸臟O的惡行。 運用西方文學敘事技巧 金庸自小博覽中外群書,大量汲取西方文學的敘事技巧。《連城訣》的情節與西方作家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有不少類近的橋段,譬如兩主角狄雲與唐泰斯都是遭誣而蒙冤入獄,後來越獄復仇,而兩書都是以寶藏為主線,書中所述的「藏寶圖」都以特別的墨水書寫,分別遇水及火烤後方會顯現寶藏信息。可見金庸在《連城訣》的故事情節和鋪排上,也運用了西方文學的敘事技巧,與舊派的武俠小說迥異彰明較著。與此同時,小說述及萬震山殺人後出現午夜夢遊砌磚的古怪行為,這類由心理學潛意識理論啟發的情節,也曾在一些西方電影中出現,而金庸卻成功運用在武俠小說堙A叫人耳目一新。 金庸武俠小說的特色當然不止於此,讀者若希望進一步了解金庸小說的創作歷程和特色,可到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參觀,展館內的「金庸小說知識庫」也可讓觀眾認識小說所蘊涵的豐富知識。 文:香港文化博物館 [語文同樂 第245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