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霧霾也跟茼足陞V季中國的固定風景,上月沿海各省全陷灰濛濛更成為熱話。但完全怪罪近年中國急速發展或許不太合理,古代中國也不乏漫天霧霾的記載,甚至攸關國家興亡。
明清霧霾頻發 交通癱瘓糧食告急
不同於現在霧霾較多工業污染物,古代的霾以沙塵為主,是由風沙及乾旱引起的現象,史書常有風霾、旱霾成災的描述,現存最早出現「霾」字的典籍、周代《詩?終風》的「終風且霾」也是風與霾同時出現。而更早的商代甲骨文中,「霾」或「貍」也屢見於天象描述,可知中原地帶數千年前已有霧霾現象,但頻率不高。
不過到了元代,情G就有所不同:不僅霾的記載明顯增多,更每每成災。這既因接近大漠而較易產生霾的北京成為首都,令霾對國家的影響大增;也因人類活動規模增大加劇北方沙漠化,加之明中葉至清中葉的小冰河期帶來長年旱災,以至明清時期霧霾已是數年一見。
雖然古時的霾與人為污染關係不大,卻不等於其破壞力不如現在的霧霾。最直接的問題是能見度太低,除影響日常生活外,明清時期曾因北京的霾多日不散,導致運糧船擠塞而糧食告急;而霾含有沙塵亦會損害農作物,以至康熙帝曾囑咐農民疏落地種苗以預防風霾。當然霾的形成既常與乾旱相關,其出現本身就象徵荅吨臛o個農業難題。
古人眼中朝政腐敗之兆
正因古代的霾多是自然現象,在相信大自然神靈的古人眼中,這是上天譴責治理無方的不祥之兆,極端如明末官員滿朝薦上疏熹宗,便把風霾等異象與民變相提並論,認為皆是朝政腐敗之果。「究天人之際」的史官更是如此,正史的「五行志」記錄災異時往往亂事,又如《資治通鑑》描述隋煬帝被殺時特意標明當天有風霾,梁啟超《袁崇煥傳》特意述及袁崇煥會審判死之日「風霾晝閉」,皆明顯以災異預示衰亡,乃至小說戲曲亦愛以災異暗示冤情。
君王「消災」之法 「反省」檢討國策
在這「天人感應」觀念下,君王應對霾的方法就是「反省」。除了下詔罪己、齋戒祭拜等門面工夫外,較進取者更會檢討國策,如漢順帝接納臣下的「消災之術」——舉用賢能,宋仁宗因霾擱置爭議任命,霾災頻發的明清更常詔令大臣議政除弊。
當然在現代人看來這只是迷信,但我們也沒資格取笑古人,起碼古人面對災異願意反省,反觀現代人理解氣候問題卻多不願改變,才令霧霾現象惡化。近年對小冰河期是否將至而抵消氣候暖化的爭論,正是現代人逃避責任的寫照。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