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2月的北京,沒有飄雪,也沒有預期的冷。機場玻璃外的藍天清澄一片,我拖?行李,堶惟?也斯的小說《煩惱娃娃的旅程》,我到北京正是為了和作家陳冠中對談這本書。我走到的士站,想直接坐車到酒店,但是接連問了七個司機,每一位都說不會去、不想去,可能是覺得路程不夠長,利潤不夠多。我站在陌生的國度忽然發覺,自己也成了一個「煩惱娃娃」。 《煩惱娃娃的旅程》從也斯在美國尋找煩惱娃娃開始,他提到火柴般小的煩惱娃娃來自南美,六個一組放在樸素的小藤盒堶情C傳說如果誰人有煩惱,只要對娃娃說,然後放在枕頭下面,第二天煩惱就會自然消失,所以一天可以解決六個問題。現實當然沒這樣完美,也斯在旅程中,逐一探訪散落美國的香港朋友,他們面對?事業、愛情、發展等不同問題,確實是生活中的「煩惱娃娃」。 解決問題終靠自己 也斯想要用煩惱娃娃幫助他們,但娃娃充其量只能帶來心靈的安慰,反過來朋友都沒有放棄,用各自的方法,努力適應生活,嘗試帶?傷痛、失意的領悟,摸索前行。小說告訴我們,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力量,個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與空間。我站在的士站,手上沒有可以傾訴的煩惱娃娃,也只好自己想辦法,最後坐上公車,轉乘地鐵,本來半小時的車程,變成兩小時的異地找尋。 炸醬麵與叉燒飯 旅程是從一點到另一點,中間的距離或許比定點更為精彩。陳冠中談也斯的詩作時,亦以「中間」一詞來概括,從詩集的名稱《雷聲與蟬鳴》、《顯與隱》已可略知,也斯想要談的是兩樣東西之間的關係。中間是位置的標示,而由兩個事物所衍生出來的,可以是多元、有趣的「對話」,文學與電影、飲食與文化、創作與時裝,種種都是也斯感興趣的碰撞,從兩者之間梳理出關係,尋找未曾展示的特色。陳冠中指對話的?重,更能促使彼此的交流,從中可見也斯的開放態度,以及敢於探索不同事物的好奇心。陳冠中現居北京,經常穿梭香港、台灣兩地,處於不同文化的交流當中。我好奇問他平常喜歡吃什麼,他說在北京會選炸醬麵,因為要習慣當地的口味,但若果是要每天吃的話,當然是選香港的叉燒飯。所以可以說,陳冠中的部分「旅程」,是處於北京與香港「中間」,促成炸醬麵與叉燒飯的「對話」,更偶然遇到我這個「煩惱娃娃」。 圖:pattmoffett@iStockphoto 文:蕭欣浩 -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曾任法國餐廳廚師,熱愛飲食、旅遊、寫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