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屆政府不斷覓地建屋,「團結香港基金」最新研究指出,雖然未來4年每年平均有1.8萬個私樓單位落成,但私樓的總樓面升幅,卻低於伙數的升幅,每個私樓單位平均面積由785方呎降至670方呎,反映未來單位趨向細小。 總樓面升幅低於伙數升幅 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維謙表示,由今年至2019年這4年間,每年平均有約1.8萬個私樓住宅單位落成,較2006年至2015年每年平均1.1萬個高出六成,但若以私樓總樓面面積計算,同期只升不足三成。 私人總樓面面積更由今年的1260萬方呎,減少至2019年的1180萬方呎,期內每個私樓單位的平均面積,亦由785方呎逐年遞減至2019年的670方呎。 公營房屋方面,預計未來5年(今年至2020年)只有不足10萬個單位落成,較長策會提出未來5年興建14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落差超過三成。 基金會:開發棕地非最佳方法 曾維謙指出,目前本港面對欠缺土地儲備的嚴重問題,故需要以多管齊下方式發展土地。對於近期有團體倡議先發展棕地,他認為棕地只是其中一個方法,但由於絕大部分棕地屬私人擁有,開發棕地的過程必然涉及收地、拆遷、安置及補償等問題,發展時間漫長,故認為填海及發展新市鎮,仍是最重要解決土地儲備不足的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