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高官未有亮相法國周日「共和遊行」,被美國傳媒口誅筆伐,某程度上體現美國社會對法國的情感聯繫。《金融時報》首席美國事務評論員盧斯(Edward Luce)撰文指出,儘管美法偶有不咬弦,但捍衛言論自由精神一致,法國甚至有值得美國學習之處,文章撮譯如下:
美國常視法國為褪色中的國家,惟上周的巴黎血案卻提醒美國人其最古老盟友的價值何在。
法國也許經濟受困,與美國也不是凡事站在同一陣線的那類盟友,但《查理周刊》慘劇卻帶出美國潛藏對法國的同情,只可惜華府高官竟無一人出席周日的團結示威。
法世俗主義 比美更一視同仁
上周的恐怖事件提醒我們,啟蒙價值是普世的,法國依然是其一最重要的搖籃。部分評論指摘《查理周刊》品味拙劣和挑釁,這是中肯批評,該雜誌一向羞辱所有信仰的人,穆斯林亦在其中。但這種評論混淆了捍衛言論自由的內涵。
哲人伏爾泰說過「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但會誓死捍衛你這樣說的自由」的名言,相傳他正是當法國政府處決一名褻瀆宗教的貴族後說出這番話。你可以不喜歡《查理周刊》,但我們都是伏爾泰主義者。
法國比美國這個表兄弟更堅定走向世俗主義,耶穌的肖像在法國課室與伊斯蘭頭巾一樣不受歡迎,部分穆斯林女權人士質疑頭巾禁令有反效果,令女性無法走出保守家庭面向世界,但至少法國推行的原則一視同仁。但在美國部分地方,譬如得州,課程教導基督教上帝是美國自由的創造者,與美國立國先驅所信的背道而馳。
不同攻伊 兩國同受ISIS威脅
法國對伊斯蘭主義者的威脅,反應亦不遲疑,例如它帶頭與馬里的武裝分子作戰,亦有西方最有效的本土情報機關之一。
英語世界有許多人質疑法國,例如不滿巴黎願意在北非等地付贖金救人質,或警惕反猶思想冒起,而且法國穆斯林融合程度在歐洲敬陪末席,任何反彈都可能鼓勵更多法國穆斯林加入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伊斯蘭國(ISIS)。
可是這些危機並非只有法國面對,美國亦然。奧巴馬如今也無可奈何召集盟友共抗中東威脅,今次不同於伊拉克戰爭,法國會願意加入。就像在18世紀,法國和美國再次並肩合作,它們各自都視自己為與別不同,但他們真正一致之處超越這種國家虛榮,當他們互相審視對方歷史就會發現時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