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冀鄰村同活化 互相配合吸遊客
【明報專訊】慶春約由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村、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和小灘7個客家村落組成,當中荔枝窩以藝術、傳統客家手藝及農地復耕重新復興村內生活,推動鄉村活化。除了荔枝窩,近年鄉郊辦亦撥款予大學和團體活化梅子林及蛤塘,當中梅子林首批兩間村屋已初步復修,鄉郊辦早前再批撥款300萬元予中大,復修其他村屋作社區用途,推廣客家建築及文化,融合綠色設計理念。梅子林村長曾玉安稱,活化計劃體現民間組織村民合作,長遠希望其他村落亦推動活化,各有不同定位。
融合綠色設計 推客家建築文化
中大首階段復修兩間村屋,其中一間是逾300年歷史的老屋,中間的正房業權由曾玉安持有,並借出予中大復修。曾玉安說,正房是他出生之所,亦是度過童年的地方。他憶述老屋兩旁的廂房曾將部分空間劃為養豬,人畜在同一屋簷下,反映昔日鄉村生活艱苦。
曾玉安憶述1970、80年代為改善生活,梅子林村民陸續遷到市區甚至海外,他亦不例外。他2000年前後回到梅子林,發現大部分村屋已破爛,屋頂倒塌,瓦片被黃土淹沒,雜草叢生;經多年努力,不但荔枝窩活化計劃已上軌道,梅子林亦初見成績,除有藝術家進駐該村,為村屋繪壁畫變打卡熱點,政府亦批出撥款予中大修復村屋;另外村內一間荒廢村屋正復修,推動社區廚房計劃,為村民與行山者提供歇息地點。
復修耕地開營地 最快明年運作
曾玉安表示,梅子林村屋旁邊山丘,昔日是拾級而上的梯田,一直伸延至海邊;他說港大獲鄉郊辦撥款復修耕地,並開發營地,最快明年運作,可容納40人,又說該處地勢較高,可遠眺荔枝窩,而營地範圍亦會在樹蔭下種植咖啡豆,試驗以農林間作方式耕種。
曾玉安希望長遠梅子林會有更多村屋復修,惟未必會仿效荔枝窩申請賓館牌照辦民宿,他認為每條鄉村有不同旅遊定位,才可互相配合,讓旅客有不同體驗,村落亦得以延續下去。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