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Tiffany及Mandy(化名)基於「怕被剝奪身分的恐懼」,最初婉拒訪問,多番思量下,願意接受訪問及不露面拍照。有一年Mandy為Tiffany訂做皮革鑰匙圈,希望表達鑰匙上雖然有「波折」,但象徵二人仍會繼續以伴侶關係走下去。(楊柏賢攝)
放大
 
港人阿豪(化名)自言自己「半出櫃」,只有家人及相熟朋友才知道他是男同志。他與台灣人John在港展開戀情後,有時在港結伴逛街時會手牽手。(楊柏賢攝)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4青年販1900萬元大麻落網 警追緝在逃主腦
工程石屎樣本倡送不同實驗室 減串通風險
匪10秒偷報檔背囊 天眼拍下
轉海水冲廁 屋苑8月換7泵 居民投訴多沙石 法團開支多65萬
沙石堵喉 冲一次等6小時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台女為情人留港 多困阻難「生根」 台平權突破 同志伴侶擬赴台結婚

【明報專訊】邂逅、相愛、結婚,一般人眼中易事,在同性伴侶身上卻波折重重。多年前,Tiffany(化名)先後以旅客及學生身分由台灣來港與同性伴侶生活,但不能在港工作,眼見同期來港的異性戀台灣新娘已在港落地生根,感嘆「自己還在擔心不要在香港生大病、出大事」,在港亦沒安全感說出性取向。台灣法院作出保障同性婚姻裁決後,二人表明會認真考慮到台灣結婚。另有男同志伴侶說,受到台灣開明風氣影響,他們更敢於在港表露性傾向。

明報記者 葉真真 利君雅

Tiffany是台灣人,曾在台北任職非牟利機構推廣人權。8年前,她與赴台公幹的港人Mandy(化名)認識及相戀,後來Mandy回港,有感遠距離戀愛不容易,最終Tiffany決定到港展開新生活。然而此路不平坦,申請本港工作簽證門檻高,她只能以旅客身分申請為期3年的多次簽證,但每月都要短暫離港,且不能工作,只能不定期回台接一些短期工作。

續旅客簽證 不敢坦白有口難言

3年後,申請簽證續期時曾被入境處人員帶到房間面試,「如果我說來港是為了跟女朋友一起,我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但又不想說謊,就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的答案。對方質疑我放棄一切來港的舉動,着我不要申請簽證」;她無法續證,遂返回台灣。

羨慕異性戀友嫁來港易融入

近年她申請到來港進修的獎學金,以學生身分留港,但依然不是「香港居民」。她憶起來港之初曾遇見一名台灣異性戀朋友,「她早我一兩個月來港及結婚,很快已有工作,可以報讀廣東話班」。Tiffany說,朋友的情况較易融入主流社會,可獲資源亦較多,「我還擔心不要在港生大病等問題」。她說,「香港環境令我覺得,還沒有安全到可以告訴別人我的性傾向」。

家人關係也是同性伴侶另一大關卡,Mandy花了10年才令家人接受她的性傾向,但Tiffany只是在兩年前才敢告知家人,當時雙親難以接受,在認識Mandy後,漸漸沒當初那般抗拒。Tiffany說,「有次我們年三十晚回到台灣,一同吃麥當勞度歲,但第二晚我要回家過年,未敢向家人公開,她(Mandy)就自己在外住,現在想起來就很難過」。

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現曙光,她們說會認真考慮是否到台灣結婚,原因並非一紙婚書可代表愛意,而是婚姻給伴侶的保障及對同志身分的認可,寄望香港同志平權運動可如台灣一般取得成果。

台風氣影響 男同志敢在港公開拖手

台灣人John(化名)數年前來港升學,畢業後留港工作,3年前與港人阿豪(化名)成為同性情侶。二人從前不敢在街上牽手,John笑言台灣的開放風氣影響了他,為了增加社會的認同,他們有時亦會公開拖手。

過去未有想像結婚生活,因為香港連討論反性傾向歧視立法20多年來毫無寸進。John說,以往沒有認真討論結婚,但考慮到婚姻的法律保障,有需要時會考慮到台灣結婚。

 
 
今日相關新聞
台女為情人留港 多困阻難「生根」 台平權突破 同志伴侶擬赴台結婚
台律師:倘兩年未修例 仍可登記結婚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