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書法繪畫藝術展》是溫哥華「亞洲傳統月」中關於亞洲文化的系列展覽之一,觀眾有機會透過書法藝術來探究亞洲國家的文字的淵源和發展軌跡:從「全世界最早產生的文明」之一的蘇美爾文明之楔形文字,到《古蘭經》手稿,再到阿富汗的街頭塗鴉藝術、日本的電子圖形等,展覽通過多媒體形式生動地展現了文字跨越時空的旅行。
此展覽在卑詩大學(UBC)人類學博物館(MOA)的Audain藝廊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來自Aga Khan博物館的伊斯蘭當代書法作品;在MOA博物館的其他展廳也有亞洲文化相關展覽。
在持續整個五月份的「亞洲傳統月」中,UBC圖書館(Irving K. Garber Leaning Centre),還會展示其有關亞洲文化的館藏。
文字之美
書法藝術歷史非常久遠,文化背景深遠。尤其在亞洲,比如中國、日本等國,書法作品從古至今名品名家輩出。藝術家用書法藝術重新建構文字,使文字除了表意功能外,還有了藝術的視覺美感。
UBC亞洲主題策展人、Fuyubi Nakamura博士(圓圖)說:「所有生命的演變都會在歷史上留下遺蹟。文字,不管是口頭、書面、腦海裏想像出的、還是看到讀到的,也一樣會有一個演化的軌跡,而且非常獨特。」
Fuyubi Nakamura博士是一位社會文化人類學家,其研究領域涉及亞洲藝術人類學、博物館學、視覺藝術等。
她在英國讀大學期間,師從印度文化大師Partha Mitter教授研究印度文化和建築。她曾在阿根廷、巴西策展過一個日本書法藝術展,因為那裏有比較大的日本僑民社區。Fuyubi Nakamura博士曾任教於英國牛津大學、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並出版了亞洲文化歷史的相關書籍。
「有些口頭文字淹沒在歷史長河裏,消失了。有些文字存在人們的記憶當中,(需要挖掘出來、記錄下來);我們能夠看到的讀到的,算是有形的文字,存留了下來。所有這些有形的和無形的文字及其藝術表達形式,構成了這次展覽的主題。」
「文字是非常有力量的,當我們真的追究、探索進去,就會發現,藝術家是如何把文字藝術化地表現,使文字超越了其單一的意義表達,還具備了藝術二元性。」
參加展覽的藝術家來自泰國、阿富汗、伊朗、日本等,尤其MOV展出了其館藏的孫中山先生的書法作品。
這些文字和繪畫結合的作品,也意圖引起觀眾的思考:文字在一波又一波的電子書寫浪潮中是否還保持它們應有的位置,甚至書寫這種行為是否也在視頻影像的「氾濫」中變得異常珍貴。
此次展覽具有相當規模,展品多樣性:有書法、繪畫、電子出版物,製作在多樣化的媒體之上:紙張、絲綢、陶土、木製品,還有的用電子投影、裝置形式展現。
Fuyubi Nakamura博士表示,流連在展廳中,看着這些不同國家的文字,不妨想像像是聽不同的外國歌,歌詞可能我們聽不懂,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旋律」感受到歌曲的美妙。
日期: 2017年5月11日至10月9日
時間:10 am – 5 pm(周一、三、五、六、日), 10 am – 9pm(周四)
地點: 6393 NW Marine Dr, Vancouver, BC
門票: $18(學生和65歲以上老人$16;周四5pm - 9pm $10)
詳情: www.moa.ubc.ca/
文:盛滔滔 圖:The Museum of Anthrop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