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工作坊:記者:做記者最忌不發問
【明報專訊】人人皆知記者的工作是採訪、寫稿,但記者採訪背後要花的工夫,校記就未必了解。《明報》偵查組資深記者張煒明就向校記介紹記者工作,傳授提問技巧。
偵查報道追查半年
張煒明當記者將近7年,現時主要負責偵查組的工作。該組主要透過深度採訪,研究數據、文件以及「放蛇」行動等,發掘新聞。以《明報》有關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的捐款報道為例,是張煒明與其他偵查組記者追查半年的成果。他們本來只從消息人士得悉這個2015年成立的團體取得校舍作為總部,過程被指並不公平;經過追查,發現青少年軍所得籌款比其他成立數十年的制服團體為多,而批地予該組織的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不但身為華永會主席(華永會批出3000萬予青少年軍),更是青少年軍榮譽顧問,有身分衝突之嫌。「這些醜聞,政府當然不會開記者會告訴你,就依靠偵查組報道。」張煒明說。
「提問是記者的天職,做記者最忌不問問題。」提問,是為了得出事實、數據,亦是為了求證對質,取得「soundbite」(一段說話中關鍵的部分)。
如警務處前處長曾偉雄說過「維護法紀需要道歉是天方夜譚」,惹來社會關注,正是張煒明發問的成果。事緣2011年的反預算案遊行中,一個8歲小童誤中胡椒噴霧,他遂問曾偉雄會否道歉,「發言時,不妨想一些刁鑽的問題,試試受訪者反應」就是他教導校記的發問技巧。
■校記感想
余杏慈(嘉諾撒聖家書院,中四)
「參與工作坊後,我認為記者的工作很具挑戰性。縱然我的志願並非成為記者,但見記者的工作很有趣,亦會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