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目前東江水佔本港淡水來源八成,有意見認為香港不必依賴內地供水亦能自給自足,而海水化淡正是加大本地供水量的方法之一。海水化淡在香港並非新鮮事物,早在1960年代香港要制水後,港府於1971年便斥資4.6億元,於屯門樂安排興建當時全球最大規模的海水化淡廠,並於1975年投產。但由於當時的高溫蒸餾技術消耗大量能源,生產成本高昂,本港又有東江水供應,化淡廠遂於1982年停用,1991年拆卸。不過,水務署分別於2004年及2006年在接近珠江口鹹淡水交界的屯門,以及面向南中國海、水質較鹹的鴨c洲各興建一座小型海水化淡廠,試驗海水化淡技術。 2013年,政府建議在將軍澳興建海水化淡廠,預計初期年產量可達5000萬立方米,相等於每年全港食水需求的5%。新化淡廠採用「逆滲透」技術,利用高壓分隔淡水和鹽分。不過,高壓耗電量高,增加成本,化淡過程亦會產生含鹽量高的副產品「濃液」,直接排放出海或會影響生態。水務署推算,本地透過海水化淡技術供水成本約為每立方米約12元,亦遠高於星洲的成本。 水務署於2008年推行《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透過各種措施增加收集食水量,亦提倡節省食水。不過,2015年發表的審計報告批評,水務署推行的多項管理用水計劃,包括再造水及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等未能如期展開,變相每年浪費逾2300萬立方米食水,相等於整體耗水量2.5%。 ■相關概念 水資源(water resources) 供求(demand and supply) 環保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多層思考 1. 香港發展海水化淡技術有哪些挑戰? 2. 新加坡面對什麼水資源問題?當局如何解決此問題?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水務署《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www.wsd.gov.hk/filemanager/common/digital_resources/presentation/twm.pd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