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藍於晶逾2年前成立了以自己名字Michelle Lan命名的媒體公關公司Michelle Lan PR,2年時間內,她的客源增長了3倍。可是事業蒸蒸日上的Michelle近來遇到了一個難題,由於業務能力出色,一家合作公司希望她能放棄其他客戶,成為其專有媒體公關。雖然條件誘人,但Michelle卻非常猶豫,到底是接受offer,專司一家之職,還是拒絕offer,保留自由之身?對於Michelle來說,這個關係到公司發展前景的抉擇,着實讓她費了一翻腦細胞來思考。
文:張甜甜 圖:受訪者提供
20年前隨父母和姐姐從台灣移民到溫哥華的Michelle性格開朗,喜歡時尚,崇尚「唯美食與美酒不可辜負」,而她的這些與生俱來的特質,也成了日後事業成功的基礎。
「那時候我剛從大學畢業,在餐飲業工作,也在迷惘,不知今後的職業軌跡應該要如何規劃。」
講起如何進入到公關行業,Michelle說,這一切還得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理解。
「我父母聽說昆特蘭大學(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有一個兩年的公關項目,在參加完該項目的宣講課後,他們覺得這簡直就是為我的性格量身訂造的。於是第二天早上,我還沒起牀的時候,他們就一起來到我的房間,問我對未來有什麼打算,當聽到我說『不清楚』後,他們將一疊材料放到我的牀頭,說『你應該看看這個』。」就這樣,Michelle邁出了她作為職業媒體公關的第一步。
從昆特蘭畢業後,喜歡餐飲業的Michelle開始尋找相關的實習生職位,「TopTable是餐飲業的佼佼者,當時TopTable的傳播部門負責人Shelley McArther肯定了我的能力,並給了我她部門有史以來第一個實習生助理的職位。時至今日,我和Shelley還是好朋友,她亦是我的導師。」
在TopTable傳播部門做了幾個月的助理後,Michelle了解並掌握了大企業對公關的職責的要求和流程。隨後她來到非營利組織Big Brothers of Greater Vancouver,成為其市場與招聘專員,這段工作經歷也為她日後成為慈善機構媒體公關打下基礎。
Tara Parker Tait PR是Michelle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媒體公關的第一家公司,在Tara Parker Tait PR做高級公關專員的日子裏,Michelle負責與媒體溝通、活動策劃、品牌營銷等一系列重要環節。
羽翼漸豐之際,Michelle創業的念頭也日漸清晰,她說,這與父親從小到大教曉她要獨立自強的觀念有很大關系。
「我的第一批客人是高級日餐廳Ki Modern Japanese + Bar,及海鮮餐廳Joe Fortes Seafood and Chop House,他們都是我之前在公關公司任職時的客人,在我成立的自己的公司後,他們選擇繼續和我合作,這讓我十分開心。兩年半後的現在,他們仍是我重要的客人,而且他們在東岸的姐妹餐廳也與我有合作關系。」
對於Michelle來說,成立公關公司零本萬利,因為不需要投資購買任何硬件。
「公司輔一成立便開始盈利。」公司成立至今已有兩年半,Michelle的客戶數量已增長了3倍。到目前為止,她已記不清自己到底做過多少個項目。
公司發展迅速使得Michelle一直處於忙碌狀態,雖然她將工作視為自己的愛好和熱情所在,但並不意味着這是一份輕鬆的工作。Michelle每天早上6點便要起牀工作,與位於東海岸的客人溝通,直到晚上6、7點鐘方能停下,若要籌備活動,便不知要忙到幾時。
「目前與我合作的有10個客戶,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需求、活動、及項目,需要我在這一年不同的時間段完成。」
「我喜歡公關業快速的工作環境,也喜歡和不同的人和事接觸,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學習,從不同人身上得到啟發,我的客人的多樣化也使得我每天都能保持精力充沛,不會感到無聊。但同時,作為一名自僱者,我也有很多風險需要承擔。」
對於未來,Michelle信心滿滿,她希望能像過去這兩年半一樣,保持快速發展,讓公司能成為業界的領軍人物。
對於有心開設自己媒體公關公司的創業新人,Michlle建議說,「也許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完全做好准備,所以有時不妨冒險一下,踏出第一步,給自己一些危機和動力。也要記住永遠不要過河拆橋,隨時隨地建立人際關系對成為一個成功的媒體公關至關重要,最後,且行且學習。
經營小檔案
啟動資金:0
僱用人數:0
成本回收:即刻
創業總結
優點:每天都能學習新事物、客戶多樣化,生活充滿挑戰
缺點:工時長,工作即是生活
前景:讓公司能成為業界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