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對所有從內地以外地區入境者的強制檢疫令昨首日生效。本報接獲投訴,有人申報喉嚨痛後,在機場等26小時仍未獲送院檢測,其間與其他有病徵者「肩貼肩」而坐,擔心有感染風險,直言後悔如實申報病徵,並稱上述安排會令人隱瞞病徵,造成反效果。有議員認為有病徵者之間應有逾1.8米的防疫距離,斥政府安排「垃圾」,反應遲鈍,令入境者等候期間感染風險大增。食衛局表示會檢討可否縮短分流過程。
本報周二曾報道有抵港者申報病徵後要等近6小時才送院,昨再接獲抵港者投訴,稱在機場禁區等逾1日仍未獲送院。於比利時留學的Alvin,周三下午約6時抵港,申報喉嚨痛後要入院,至昨晚近8時仍在等。等候期間,他要求下才獲提供早餐及午餐,他形容等候空間狹小,最高峰有數十人,被分成4至5人一組「肩搭肩咁坐」,即使大家有戴口罩,仍覺傳染風險很高。
留學生:後悔如實申報 安排引人隱瞞
Alvin表示,昨午本來與精神科醫生預約視像會議問診,但不可能在公共空間見醫生,故已取消預約;被關在密閉空間多時令他精神狀態轉差。他直言很後悔如實報上病徵,亦「不會建議(來港人士)報病徵」,又認為如此安排會嚇到很多人隱瞞身體狀G,造成反效果。
同時,到神根公約國家公幹大半個月的阿D(化名),於周三下午抵港,如實申報有喉部不適後被要求入院檢測,但前日下午3時半時等到昨午6時,逾一天才送院。阿D說,大部分時間無人理,亦無膳食安排,只在晚上提供消化餅。至昨早,阿D稱有滯留者「頂唔順」提出要求,終獲發茶餐廳早餐,他們擔心脫口罩用餐會受感染,他和其他滯留者輪流進食。
批送院次序無準則 「遲來先上岸」
阿D批評政府安排混亂,「趕晒我]入羊欄」就不理;安排送院次序無準則,有人「遲來先上岸」,他提到有一名美國抵港女子要送院,等到昨早致電領事館,之後便獲安排送院。
他提到,其實在場的醫護很盡力及友善,有一名負責人員已連續工作逾18小時,但無法照顧所有人。阿D直斥安排不合邏輯,留他們在機場即讓他們播毒,何不安排檢疫中心或讓他們先回家隨傳隨到,以減低公眾風險。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在記者會上回應稱,相信有關人士等候時有健康指引,有戴口罩及注意保持手部衛生,「某程度上將風險控制了」。他表示流程時間可縮短「會好一點」,會繼續檢討程序。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昨午表示,預視到未來一、兩周,有很多市民從外地回港,正與衛生署及其他部門商討,用北大嶼山醫院或亞洲博覽館設分流站,要仔細探討可行性,包括人手安排、感染控制等(見另稿)。
郭家麒批安排垃圾 應有1.8米防疫距離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預計,檢疫令實施後,抵港人數會增加一段時間,但一至兩星期後,當所有人已經回港,抵港人數將會下跌。
檢疫令實施前有專家建議,將回港者送往指定地點等候測試,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對抵港有病徵者的安排是「垃圾」、反應遲鈍,「無理由今日才知道會有大量人回港」;由宣布到實施檢疫令有數天時間,「這幾天(政府)在睡覺?」他說,有病徵者之間應有逾1.8米的防疫距離,在現行安排下,抵港者受感染風險大增,「又累死齯u作人員」,政府對此責無旁貸,促盡快安排其他地方做分流站。
明報記者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