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重性精神病患者復康路漫長,生活上的小事也可成壓力來源,容易引致復發。患思覺失調30多年、53歲的陳小姐,以前遇上與鄰居爭廁所等瑣事,也成為復康路上一大阻礙。5年前,她參加葵涌醫院的「個案復康支援計劃」,獲職業治療師定期家訪,分擔煩惱,至今再沒復發,兩人關係更如家人。 陳小姐患思覺失調30多年,曾復發3次,每次均要入院。2014年,她獲轉介至葵涌醫院的「個案復康支援計劃」,由職業治療師凌小柔擔任個案經理。5年間,凌姑娘至少一個月家訪陳小姐一次。陳小姐住處要與10多人共用廚廁,難免會出現爭用廁所等摩擦,凌姑娘探訪期間,陳可向她訴苦,凌姑娘會開解她。 凌表示,在精神病復康路上,陳小姐面對最大的困難是與鄰居的人際關係,「壓力大便容易復發」,加上陳小姐與家人關係疏離,需要有人與她分享煩惱。陳小姐表示,「沒想過(凌姑娘)如此好,像家人一樣」,由參加計劃至今,她5年沒有復發過。 與病共存 可重投工作 陳小姐因病多年沒工作,但由於病情漸趨穩定,今年決定重操故業,考保安牌照,並已開始求職。她說現時生活正常,「沒有人覺得我是病人」。 葵涌醫院的「個案復康支援計劃」由2010年開始,現有5000多個案,均是醫管局轄下精神科診症的病人,大都為重性精神病患者。個案經理團隊由140名精神科社康護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組成。凌小柔說,對精神病患者而言,復康即「與病共存」,故個案經理會以同行者角色支援患者,助他們融入社區。 葵涌醫院社區精神科顧問護師葉淑嫻表示,今年4月,計劃聘用6名重性精神病復康者擔任「朋輩工作員」,以過來人身分協助患者,分享經驗,未來希望增聘同類人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