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的簽署安排繼續受到關注,中國商務部26日重申,雙方正在密切溝通,若有進一步消息會公布。中美貿易戰漩渦中的華為再受挑戰,《華爾街日報》26日披露有關數據指出,華為的崛起建基於多年來獲得中國政府高達750億美元的援助。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周四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中美雙方正在履行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程序,並就協議簽署等後續工作密切溝通,若有進一步消息會公布。 美媒:華為享補貼超全球競爭者 《華爾街日報》據分析公開的公司報表和土地註冊文件等指出,華為20多年來從中國政府處獲得的各種財政支持共高達750億美元,因此得以迅速崛起,並獲提供慷慨的融資條件以及比競爭對手低約30%的價格。報道稱,華為獲得的援助當中包括約460億美元來自國有銀行的信貸、2008年至2018年間的260億美元稅項優惠、16億美元的政府資助,以及20億美元的土地價格優惠。報道指,國家補貼科技產業並非中國獨有,但華為享有的各類補貼超過其全球主要競爭者。 外交部:華為成績與良好政策有關 華為26日發表聲明表示,《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基於錯誤信息和混亂邏輯,無視華為過去30多年在研發上的巨額投入和19萬員工以客戶為中心的長期艱苦奮鬥,華為保留採取法律措施維護自身聲譽的權利。外交部則稱,華為是民營企業,取得今天的成績與良好的政策環境分不開。 另外,英國《金融時報》周四刊登對中國駐歐大使張明專訪,對於荷蘭政府提議歐盟修法以阻止非歐盟國企的「不公平競爭」被指針對中國,張明表示,「希望歐盟都能公平對待,不能因為企業的所有制而採取歧視政策」。張明稱,中國實行混合所有制的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原則,國內既有國有企業,也有大量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他指出,歐盟強調「多邊主義、市場經濟」是自己的基因,認為歐盟「不會允許自己的基因發生變異」。 (綜合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