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鴨洲位於新界東北,因小島外形似一隻俯伏的鴨子而得名,亦因其地質景點「鴨眼」而與地質公園結緣。為重塑鴨洲歷史,漁護署花逾一年時間,訪問四散各區及移居英國的52名鴨洲人,結集成全球地質公園首部以人文歷史為主題的書籍,發掘一段段與香港發展相連的歷史小故事,包括路過的英軍會投麵包給村民、1970年代偷渡潮海面不時有浮屍漂流等。 憶英軍派麵包 救遇溺人蛇 鴨洲自1920年代末開始有蜑家漁民登島居住,發展到50年代逾千人聚居,60年代經歷移民潮,居民續減,至今只有數人留守。對於昔日生活,不少受訪鴨洲人均以「艱苦但快樂」去形容,例如50年代物資極為匱乏,有村民憶述當時1角可買12塊梳打餅或3粒波子糖,若糖果掉到地上,只往褲子擦一擦就放入口,捨不得丟掉;當年英國海軍路過鴨洲,村民會駕駛小型漁船出海領取物資,英軍不慎將送贈的麵包錯投海中,居民也會撈起}洗再食。 60年代末,大埔理民府送贈鴨洲居民一部電視機,設置在學校操場大榕樹下的木箱內,供全島使用。村長陳啟昇憶述,當年公用電視會定時開啟,因信號接收不佳,黑白電視畫面常佈滿雪花,但村民也不介意。 鴨洲雖位處東北一隅,但島民的經歷與城市人緊密相連。60年代家家戶戶晚上點起火水燈,一邊聽收音機,一邊穿膠花幫補家計;70年代是內地人偷渡高峰期,村民出海作業時,不時遇到游泳來港的偷渡客,甚至浮屍。村民陳德發憶述,1973年12月,他曾開街渡在海中救回一名奄奄一息的年輕女子,後來對方向他道謝,稱來自廣州,來港後與親人會合,並在港定居。 這些鮮為人知的小故事,收錄於漁護署推出的《同根.同源系列——鴨洲的故事》一書內。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說,近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科學為民」,該署結集本地及海外鴨洲人的記憶製成此書,是全球地質公園首部以人文歷史為主題的書籍,希望透過這書,向市民及世界各地訪客重現鴨洲歷史和生活文化。 新書以口述歷史形式,收集鴨洲人昔日生活點滴,受訪者包括大半生在鴨洲居住的村民、年輕時已移居英國的村民,以及曾在鴨洲漁民子弟學校任教的老師等。楊說訪問過程發現,雖然年代久遠,記憶可能漸淡,但憑村民分享的往事和生活片斷,互為補足。除了鴨洲,該署亦有訪問吉澳及荔枝窩慶春約村民,稍後亦會輯錄成書。 明報記者 馬耀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