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春季來了,香港不少山頭都開滿杜鵑花,大家留意到嗎?香港常見的杜鵑顏色有紅、粉紅、紫等,正似宋代文人趙師俠寫的一句「杜鵑花發映山紅」。 杜鵑花易逝 表達「留不住」 有說滿山杜鵑盛開象徵愛情到來,而杜鵑的花語是「永遠屬於你」。不過在傳統中國文化中,杜鵑花很多時用來表達留不住、追不到的愁緒。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大約與杜鵑花的生長特點有關。杜鵑喜歡潮濕的氣候,花期在春夏季,不過杜鵑花葉薄而脆弱,如同紙質,雨下得大一點便容易殘破。而杜鵑一枝頭通常生兩至六朵花,簇生於枝頂。花朵集中一起盛開固然美麗,只是下雨時容易從枝幹的端頭墜落。杜鵑花雖美,但很容易逝去,因此,容易讓人產生春光留不住之愁。 杜鵑鳥啼血 生思歸之感 此外,杜鵑鳥也為杜鵑花的書寫再添一層哀愁。杜鵑鳥又名子規、杜宇等,傳說是古蜀國望帝的化身。有一種說法是望帝死後化作此鳥,因思念愛人,常徹夜鳴叫,以致泣血。另一說法是望帝勤政,積勞而死,但死後對百姓難以忘懷,便化作春夏間四處啼叫的杜鵑。春夏間杜鵑會徹夜啼鳴,叫聲往往欲斷還續,聽起來讓人感覺有依戀不捨、思歸等意思,而春夏之際正是杜鵑花開花落之時,故此歷代不少文人把杜鵑花與鳥合起來寫,以表達愁思。 革命烈士借喻難挽狂瀾 這次與大家分享清末革命女烈士秋瑾的〈杜鵑花〉。 杜鵑花發杜鵑啼, 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 夜深風露也寒淒。 詩中有強烈的「留不住」之情。除了春光留不住,杜鵑花與鳥的血紅色更象徵愛國之士不斷犧牲,仍然難以救國,為此,詩人抒發難以力挽狂瀾之悲淒。 文:吳皓妍(語文教師/手作店「字裡花間」(Flowwords)店主)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76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