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當日,央視播出了上海「流浪大師」沈巍的採訪。一個流浪漢從「被網紅」再到被央視關注和採訪,這種情G十分罕見。在這個全民娛樂的年代,網絡「造神」帶來的娛樂效應可以理解,但是在這種現象背後,折射出自己的淺薄,卻有些讓人慨嘆。 古籍評點精彩 上海拾荒漢「被造神」 一個多月前,在上海街頭流浪以拾荒為生的沈巍被自媒體發現,他衣衫襤褸,常手捧晦澀書籍,評點《左傳》、《戰國策》等古籍卻精彩紛呈、金句疊出,被網民封為「流浪大師」而一夜爆紅;他所倡導的「垃圾分類」等環保理念亦經媒體大肆報道,熱度遠超一般的專家學者。坊間也流傳他是復旦大學高材生,曾任公務員,因為妻女遭遇車禍而精神受到刺激。但從內地主流媒體報道看,僅有曾在上海統計局任職屬實。沈巍畢業於一間普通高校的航海專業,至今未曾婚娶。 在影片中,沈巍風頭不遜於明星。他在維持秩序的「自願者保鏢」陪同下,與舉手機翹首高喊「大師」的圍觀民眾形成鮮明對比。而大多數情G下,沈巍會雙手合掌高舉表示謝意。關於網民封他為「國學大師」,沈巍並不認同,他認為自己所言並不高深,只是網民讀書太少。事實上沈巍所言「網友看書太少」擊中了大多數人的要害,有時「讀書少」往往會將一件正常的事看成不正常。 指「網友看書太少」 擊中多數人要害 昨日,北京也出現了一則新聞,一名以拉車為生的車伕,用流利英文向外國遊客介紹北京人文歷史,網友驚為天人。這種深植於民間的將社會地位等同於知識結構的現象,想來讓人無奈。就像沈巍「一鳴驚人」一樣,他的學養是不應和他拾荒者的身分聯繫在一起的。正如司馬遷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些古代賢人的遭遇並非他們後來成就的原因,而是「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與其看「流浪大師」的熱鬧,不如窮盡時間讀讀書,還自己一個清淨,也還沈巍和他人一個清淨。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