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人類基因編輯專家顧問委員會周二(19日)指摘嘗試將基因被編輯的人類胚胎孕育成嬰兒的做法「不負責任」,呼籲世衛建立中央註冊制度,追蹤所有涉及編輯人類基因的研究,並計劃在兩年內提出研究規管框架的建議。
建立開放透明數據庫
委員會早前在日內瓦舉行首次會議,並在周二發表聲明,稱委員會一致同意,目前所有人類基因編輯都只應用作研究,須透明進行,而任何涉及人類生殖系細胞基因編輯(germline,指經編輯的基因特徵可能遺傳至未來世代)的臨H應用都屬「不負責任」。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就所有人類基因編輯研究設立中央註冊制度,「以就正實行的研究建立開放透明的數據庫」,並要求相關科學以及研究的資金提供者披露刊載的研究內容與資金詳情。
委員會亦稱,會在未來兩年就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為國家、地區與國際相關權力機構建立必要指引,並就全面規管框架提出建議,助防止基因編輯被濫用,不至損及倫理規範。
委員會主席漢堡(Margaret Hamburg)稱,有關建議旨在「加強對全球的科研人員問責」。WHO科學顧問穆爾蒂(Vasee Moorthy)指出,科技發展迅速,強調與科學界交流非常重要,「我們的長遠願景在於提升(基因編輯)對全球人類的好處,同時降低風險」。
賀建奎事件響全球警號
WHO總幹事譚德塞博士(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歡迎專家小組的初步計劃,他指基因編輯對人類帶來非凡希望,但同時在倫理及醫學上亦有風險。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去年12月聲稱,成功將經過基因編輯的胚胎植入人體,並在去年秋季誕下全球首對愛滋病免疫雙胞胎嬰兒,掀起科學界爭議。
不少論者指出,由基因編輯胚胎發育誕生的嬰兒是否有健康問題仍屬未知之數,亦恐技術會被濫用,例如透過改變基因而製造出擁有特定身體特徵、智能與運動能力的「設計嬰兒」。
來自美國等7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與倫理專家,上周呼籲叫停全球所有可能導致基因改造嬰兒的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基因編輯研究,警告可能對人類物種造成「永久且可能有害的影響」。(紐約時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