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被稱為「千億礦權案」的「陝西榆林凱奇萊能源投資公司訴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合作勘查合同糾紛案」纏訟12年,最終並未因最高法終審判決而平息,現在被揭發最高法院高層插手案件及卷宗失竊事件,更令礦權案撲朔迷離。 政府突煞停合作 圖礦權轉予港商 事件始於2003年8月,51歲陝西商人趙發琦的凱奇萊公司和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西勘院)簽下合同,合作勘察「波羅」井田,初步探出儲量近20億噸的優質煤礦資源,估值高達3800億元(人民幣,下同)。 2005年西勘院要求終止合同,陝西省發改委則將探礦權轉給一名曾在該省政府擔任打字員的女港商劉娟,並讓其旗下公司香港益業與西勘院簽訂合作勘察合同。趙發琦認為西勘院「一女二嫁」,遂將其告到陝西高院。2006年10月陝西高院判決雙方合同合法有效,繼續履行,西勘院需支付2760萬元違約金。西勘院不服上訴至最高法,審理期間,2008年8月,有媒體發文〈公函發至最高法,誰在干預司法〉,揭出陝西省高層為此事去信最高法。2009年最高法判決發回陝西高院重審。2011年3月陝西高院再次一審判決,凱奇萊由勝訴變為敗訴,趙發琦同年8月被捕,關押133天後保釋,後被判無罪。案件又上訴到最高法院,最高法在2017年12月作出二審判決,凱奇萊勝訴,西勘院需履行合同,但不支持凱奇萊已經擁有該井田的探礦權。西勘院僅支付違約金,至今仍拒絕履行合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