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提出未來十年的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由去年的18萬個單位調低至13.5萬個,減幅達25%,當中更包括有資助成分的「港人首次置業」計劃單位。 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強調,未來3至4年私樓供應量有9.3萬個,供應量不會減少。 陳帆:4年內不減供應 地產界擔心私樓單位供應不足會影響樓市,樓價或會上升。但有學者則認為若公屋增加並能成為私樓替代品,未必會推高樓價。 陳帆強調,即使十年目標有所調整,未來一段時間私樓供應量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根據政府截至2017年底就已知「熟地」興建的住宅項目數目,估計由2018至2022年,平均每年有2.08萬個單位,較過去5年,即2013至2017年的每年平均落成量1.35萬個單位增加約54%,「所以總括而長遠少少的角度來看,私營樓宇的轉變,我們(政府)覺得是健康的。」 梁志堅稱推高樓價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擔心私樓房屋供應不足會推高樓價,但他強調房屋供應比例的具體細節內容仍未公布,例如私樓的地積比是否可以增加,強調政府要懂得平衡。 學者:公營替代私樓未必價升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新加坡的私樓比例只佔整體住宅約一成,其餘均為公營房屋,但新加坡過去幾年的私樓價格變化不大,故他認為,若本港公營房屋供應充足,做到私樓的替代品,就會令私樓需求減少,未必會推高樓價。 運房局今年中公布屬於短期供應的本港私人住宅量為9.3萬伙,按首季減少3000伙,屬於2016年第3季以來新低。政府昨公布未來3至4年的私樓供應仍維持在9.3萬伙,即過去半年未有明顯變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