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普教中」推行10年,雖沒有明顯證據普教中能促進中文學習,但教育局於2016年的文件表明「會繼續以普教中為遠程目標」。有網民發現教育局年前在小學中文的網上教學資源頁面,上載了一篇學者文章,文章指粵語並非「母語」,香港人的母語應為漢話,而普通話就是漢語的標準語言。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則指出,按一般語言學定義,父母所說的語言便是「母語」,而粵語是一種母語。 該文章題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是由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宋欣橋所寫,載於教育局網頁的教學資源中,除〈淺〉外,其餘文章均是分享普教中的經驗及應注意事項。本報曾向教育局查詢,為何把文章上載至教學資源頁,是否同意有關文章觀點等,當局至截稿前沒有回覆。 指方言不能視為母語 而是「母言」 文章一開首便寫到「對『母語』的再認識」,引述內地大學出版的書籍,指母語是民族語,不僅屬於個人,而粵語是一種方言,方言不能視為母語,認為粵語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語」,而是「母言」。他其後再引述內地書籍指出,香港人的母語應為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就是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文章提到,「中普合併」是必然趨勢,香港教育部門應順應潮流,因勢利導。結語指出,通過學校教育,使公民從小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增強中國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香港普通話教育發展的理想境界」。 港大學者:父母所說 便是母語 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表示,母語是最直接、簡單和易理解的語言,按一般語言學定義,父母所說的語言,對下一代來說便是母語,「例如我父母、家庭都是說廣東話,那廣東話便是我的母語」,他指出,宋欣橋所寫的是以政治、官方定義的母語,非從學術方面定義。他又提到,內地有多種方言,因愈來愈少人懂得說,故有些地方,如上海,近年多了幼稚園教授上海話,藉此保留家庭語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