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與慧惠相約在油麻地配水庫休憩花園,到鶖氶A她正於涼亭與一個伯伯聊天,原來她這兩個星期常來畫畫,伯伯也認得她了。住在熱鬧的果欄旁邊,她喜歡踏幾百級樓梯來這媔]步、畫樹。她形容:「這媢閉O後花園,因為可以看到這麼大的一片天。前幾日天上沒雲,晚上七八點就可以看到星星了。」
畫下「情書」 記下舊社區情懷
慧惠自出娘胎便住在油麻地,她與畫畫的緣分,可追溯至母親懷?她時以畫畫解悶。慧惠小學五六年級已喜歡臨摹少女漫畫,升讀中學後則與同學一起畫漫畫;後就讀有關平面設計的高級文憑,她跟漫畫家小克到舊區畫唐樓,第一次接觸社區速寫。得不到大學設計或藝術系取錄,她修讀電影,發現自己最愛人的故事。雨傘運動期間,她辭去平面設計工作,繪畫佔領區,成為一時熱話,令她發現可用畫記錄人的故事。問她大學時沒有修讀藝術會否是遺憾?「有時路就是這樣鋪了出來,走的時候未必知道意義在哪,但過了一段時間,意義就慢慢走出來了。」她續說:「如果不是讀了電影、看了一定數量的電影,如果沒有被這些電影感動過,可能我畫的畫不會是這樣。或者會覺得:畫畫漂亮就可以了,未必會找到自己想畫的東西。」
慧惠認為情感與故事比作畫技巧來得重要。有曾住油麻地的人說,看過她的畫後,思緒飄到很遠很遠,遁入回憶;有人跟茼o所畫的一個個地方,仔細探索油麻地。《給油麻地的情書》顧名思義是給油麻地的「情書」,更是一封邀請函:「希望大家看完我的畫後,可以多來油麻地。因為畫有聯想空間,與現實有一點差距。希望畫作會撩起大家的好奇心,來這媟P受。或者大家會有擅長的記錄方法,例如攝影、拍片,可以用各自的方法記錄油麻地,令油麻地變得更立體。因為畫了一年,我只是畫了一條腳毛,一個人的力量確實不夠。這本書希望邀請大家來油麻地。」
以畫結緣認識小店小人物
畫畫是橋樑,讓慧惠與世界聯繫,認識油麻地。雨傘運動期間,她遇到「榮興單車」老闆鍾漢強,對方搭訕:「你畫得那麼細心,不如來畫我的店吧!」一問之下,她發現單車舖屹立油麻地數十載,她卻毫無印象。「很多時你走過、用過這個地方,不代表真的很熟悉這個地方。畫畫,尤其是畫這類比較多details的畫,就可以逐點逐點看細節。看了,就在了,在自己的腦海中。」於是,鍾漢強成為她第一個以畫結識的朋友,「榮興單車」亦成為她第一幅繪畫油麻地小店的作品。以畫建立的緣分,還有「鉅記欄」當家韓亮賢。當初慧惠在「鉅記欄」附近畫樹,愛書法、手作的韓亮賢前來搭訕,她厚臉皮地即席訪問他,聽他如何從一個苦力成為當家,一聊便聊了兩三小時。她笑道:「因為他晚上還有約會,所以只談到他收舖,不然我想不只談兩三小時。」
自認「厚臉皮」 更感受到街坊人情
慧惠最常形容自己的話,或許是「厚臉皮」。2016年她開辦「講港情.小小店」畫展,邀請只教過她一兩課的小克出席,小克看完後對她說:「看來你可以出書了,想出嗎?」《給》出版後,他問慧惠:「喂!其實我們怎樣認識的?」又例如她詢問小店老闆讓她畫畫時,有老闆問她:「影相咪得囉,為什麼要畫?」慧惠厚臉皮地待在那兒繼續畫,老闆沒阻止,反而湊近看她畫得怎樣;她又畫過「雄記水族店」,老闆娘不許慧惠畫她,但看茼捘顗漕r頭,也不禁說:「不如為他多加幾條頭髮吧?」老闆趕忙說「不用了」,慧惠笑說:「最後我就寫實地呈現老闆的頭髮。」
說得興起,慧惠翻過書中一頁頁插畫。翻到最後,是慧惠父母在油麻地經營茶餐廳的情景。「在2016年關於小店的畫展,其實大部分畫都已經畫好了,不過還在掙扎應否畫自己家的店。」徵詢朋友意見後,她在畫展開幕前一星期「怒畫」,仔細畫下父母的工作情態。畫畫令她更了解父母經營的茶餐廳,亦把她認識的油麻地連接到大眾:「香港的重建步伐太快了。幸好現在油麻地和10年前不是差太遠,所以想趁她未變得那麼快時,把她畫下來,讓更多人來記錄與感受,不要等到她變成另一個觀塘時才來。」
文:譚舒雅
圖:楊柏賢、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第3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