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回歸後本港貧富愈趨兩極化,在繁華璀璨燈光背後,本港的籠屋、板間房問題仍未解決,近年茤苳j規模湧現,有業主更把茤陔\放多張碌架H賺到盡。有籠屋居民慨嘆生活看不到將來。 H位不夠15呎 天熱寧露宿 離婚後搬出居所、任職地盤散工的Samuel(化名),被介紹到深水鶦畢簉◤峞A至今住了逾兩年。他說,從外面難以想像唐樓內有一排排籠屋,當中他住的單位前後設有約20個籠屋,「這埵n多格,分上下格同前後座,每格只有一張H,不夠15呎」。 Samuel所居籠屋以鐵皮構成,他住在上格,月租1500元,與其他籠屋住戶共用廚廁,高峰時近20人入住,「以前住得多人會容易有摩擦,而且很污糟,整個場像垃圾池,有段時間垃圾由廁所堆到出門口」。 輪公屋板間戶﹕等到變長者 目前餘下數戶居住,他說心情很複雜,「住這堣葀z上都有點自卑,不過都有好多天涯淪落人」,其H位雖鋪上牛皮紙,但常有木蝨,晚間炎熱時寧願到附近公園,「出去公園睡就算,睡醒就返工」,慨嘆生活看不到將來,「希望再找好少少的地方住」。 63歲的麗姐(化名)居於旺角約70呎板間房逾兩年,月租2100元,「不過單位無窗,靠抽氣扇,這個位無冷氣,若租有獨立冷氣會貴好多」。她申請公屋已近6年,「由非長者等到長者」,平日只能節省飲食,她因患糖尿要定期覆診,期望能早日輪候上公屋改善生活。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房屋問題自回歸後始終未有改善,她認為政府需大刀闊斧增加供應,並要以新思維改善房屋問題,例如容許在空置校舍設立臨時屋,或收回棕地後興建貨櫃屋予輪候者等,並促請政府重推租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