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一些城市「逢雨看海」現象屢屢發生,打造「海綿城市」迫在眉睫。文/圖﹕新華社
海綿城市建設就是要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加強規劃建設管控,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採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使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9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公布,2020年,中國城市20%以上建成區要自然存儲70%的降雨;2030年,全國城市80%以上建成區要達到這一指標。
目前,福建廈門作為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已經將海滄馬鑾灣片區和翔安新城部分區域確定為「城市海綿」試點建設區,各項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福建省會福州也將海綿城市理念納入未來城市建設規劃,嶄新的青運會主會場——福州海峽奧體中心片區是福州已經建成的海綿城市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