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4期本欄已為大家介紹新舊制IES(獨立專題探究)的異同,兩者評核大綱的最大分別為舊制分兩部分﹕探究計劃書及習作。而新制則分為四部分——分別為A﹕題目界定、B﹕相關概念和知識/事實/數據、C﹕深入解釋議題,D﹕判斷及論證。另外評分比重及字數範圍,新舊制亦大為不同。本欄今期開始介紹如何應對具規範的IES 4階段。本期先介紹階段A﹕題目界定的擬題,撰寫研究背景及目的。
◆佔分比重
「A﹕題目界定」屬於評量項目:題目界定和概念/知識辨識一項,與「B:相關概念和知識」合佔校本評核分數約三成。本欄曾提及考生於此部分應對報告題目作出簡單解釋,例如題目關鍵字眼或特定的研究對象與範圍等。此外,也可以解釋一下報告涉及的議題與值得探究的地方,以及其社會意義等。
◆如何擬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擬定一個合適的探究題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決定獨立專題探究成績的最關鍵步驟。選擇探究題目時,同學或者會問:是否必須選擇具社會意義的議題?很多時候,學校教師會推薦同學選擇時事議題作為探究題目,如常見的國民教育、香港政制發展、三堆一爐、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或雨傘運動等。
社會議題探究價值高
無可否認,社會議題往往有較高的探究價值,無論在持份者及影響方面均覆蓋廣及深遠,亦富爭議。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無論對本港市民,如公共房屋輪候戶、原居民;政府、交通基建均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具有探究意義。而且有關議題亦牽涉到不同概念,如保育及可持續發展等,亦容易在網上找到多元化的二手資料。因此,選擇社會議題為探究題目不失為一個好方向。
然而,雖說以社會議題為探究題目有不少好處,但同學仍要注意兩點:分別是個人興趣及題目可行性。
1. 個人興趣
個人興趣方面,筆者接觸過不少同學,都訂立了一道不錯並具探究意義的題目,如探討香港文物保育的困難及爭議。但題目並非該同學興趣所在,中段往往「拉牛上樹」,最後更「爛尾」收場。其實同學對某議題感興趣,探究動機往往更大,因此可選擇和自己喜好有關的題目,如「韓劇對青少年戀愛觀的影響」、「電子競技能否在香港普及」等。
2. 題目可行性
然而,同學切勿因為興趣而忽略題目可行性,必須擬定適合自己程度及範圍的探究題目。在舊制IES,即使擬定的範圍過大,亦能靠能力呈交一份不俗的課業,字數過萬往往是等閒事。但現時規範的獨立專題探究設字數限制4500字,探索範圍太大的題目而「爆字」,同學於「表達和組識」一項中最多只能取3分(此部分總分為9分),得不償失。亦有不少同學擬定題目後,發現根本沒有足夠材料完成探究。因此,同學在擬定探究方向時不宜太廣,以下為一些可行的寫法﹕
˙例子˙
1. 探討某些事情對某個社會問題的影響
探討自由行對中港關係的影響
2. 探討某個社會問題的主因
探討近年警民關係惡化的主因
3. 探討現象A如何影響現象B
探討中港矛盾如何影響內地人來港消費情緒
4. 提出建議以處理一些社會問題
就香港青少年沉迷網絡提出解決建議
5. 探討某個政策能否處理某個社會問題
探討取消一簽多行能否有效解決水貨客問題
■以下為一些常犯的擬題錯誤例子:(見表)
結語:
總括而言,獨立專題探究擬題就如構思煮一頓美味的晚餐,究竟煮什麼菜好呢?是去菜市場看看有什麼材料才下決定,還是先決定了煮什麼菜才去買呢?若到了菜市場發現根本沒有自己想要的材料,又或者自己根本駕馭不到這道菜,便要重新再想一遍煮什麼了。所以,同學在擬題前不妨先看看手上有什麼資料可以幫助自己完成往後的探究。筆者稍後將介紹如何撰寫「研究背景及目的」和「焦點問題」。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 徐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