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歸屬感是對社會、社區、群體、國家、地區的從屬感情,感情可以是認同、忠誠、鍾愛、依靠、期待等不同方式,屬主觀的個人感受。歸屬感和另一概念「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關係緊密,個人認同自己是某群體的一分子,便會對之產生歸屬感,繼而重視群體成員的共同特徵(如語言、文化)。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歸屬感的影響因素
歸屬感/身分認同非一朝一夕能建立,有不同影響因素:1)歷史發展;2)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程度(發展程度與認同感往往成正比);3)文化傳播,包括社教化(socialisation)、傳統文化、普及/流行文化、教育、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推動等。
相關新聞:國民教育被批洗腦
就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認同自己是國家的國民,並對國家擁有情感和歸屬感等)低,有意見認為加深港人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發展的認識有助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方法之一是教育,但在香港引發連串風波。例如原定2012年9月開展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在民意強烈反對下擱置,反對者的理據包括課程指引內容偏頗、重民族主義情感灌輸和講求情感觸動等,被質疑是「政治洗腦」。其後2014年的佔領運動以學生為主力,討論焦點一度轉向中國歷史科:高中是否必修中史科、必修中史能否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等。
■今日香港
歸屬感與身分認同
身分認同可有性別、家庭、國家、民族、世界(世界公民)等不同層次。血緣、國籍、民族、宗教,相同的文字和語言,皆讓人倍感親切,從而產生「自己人」的認同感。對某社群的歸屬感,亦可建立在對同一價值觀和文化的認同上。
相關新聞:印巴裔的香港人
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不難發現少數族裔的身影。在港土生土長的80後印巴青年Jeff、Ansah、Khan及Sunny,關心社會時政,他們在集會領唱《海闊天空》,首次被市民抱蚖﹛u大家都是香港人」。他們每日放工放學後留守金鐘,並自製橫額帶領少數族裔在灣仔至金鐘一帶遊行,表明「有責任同其他港人一齊爭取民主」。
歸屬感的體現
歸屬感有不同的體現(知/情/意/行),例如主動認識社群的歷史、關心社群發展、積極參與社群活動、對社群有使命感及對重大事件的感受和回應等。身分認同/歸屬感常以調查方式評估,如民意調查,但調查結果不時引起爭議。
年輕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感低,背後一個原因是近年本土意識抬頭,這同時折射年輕人對「香港」的歸屬感,佔領運動也被畫上守護「香港人」(本土)身分的記號。港大民意研究計劃2014年12月的「市民的身分認同感」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指數,較2013年同期上升約4分至79.55分(100為滿分),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國人」和「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認同指數均跌至自2008年調查開展以來的新低。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全球化
歸屬感×少數族裔/新移民
對社會/國家而言,人民的歸屬感高,意味有高凝聚力,有利政府推行政策,達至人民團結、社會和諧乃至國家統一(與分離/獨立相對)。對個人,歸屬感能提高自尊和安全感、帶來榮譽感等。
全球化下人口自由流動,社會的族群組成愈趨多元,如何協助少數族裔和新移民融入社會(對生活的社區有歸屬感),成為各地政府的挑戰,例如2014年歐洲多國爆發大型反伊斯蘭移民示威。香港少數族裔和新移民為數不少,他們普遍面對語言溝通的障礙,生活方式、習慣、價值觀等差異令他們經歷文化衝擊;當其漸漸融入新文化,便能建立個人身分認同。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或移民第二代,一般較能融入當地文化,但對其原來文化的歸屬感會變淡。
過去10年,由內地來港定居的人(新移民)約有90萬,佔本港人口約12%。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社區研究中心與宏施慈善基金2014年調查發現,大部分新來港受訪者的歸屬感程度介乎低至中等,低歸屬感的比例佔39.2%,高歸屬感的僅27%。負責調查的學者建議要協助新移民建立社交網,讓其更多參與社會活動,加強歸屬感。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歸屬感×體育盛事
舉辦大型/國際賽事能起凝聚民心的作用。為國家代表隊在比賽中取得佳績而驕傲,背後承載的是認同感。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便被視為正面例子:國民愛國情緒高漲,港人對「中國人」的認同感亦達回歸後新高。但舉辦賽事耗資龐大,若遇上政府無道,效果或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