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找到第二春都是開心的,但在愛寵離世後要迎接「第二寵」,人的心情又似乎比單純迎接一段新戀情來得複雜。
養不養、什麼時候再養、能不能再承受寵物離世都是喪寵主人會想的問題。
有人喪寵多年再說起舊寵仍淚流滿面,面對完死亡再迎接新生,談何容易。
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視寵如命的人。記得讀大學時,有同學喪貓,貓陪伴著她超過十載,貓死後的一段日子,她每天上課只穿黑色衣服、頭戴白花、吃素,旁人或許不解,但她說這是唯一能夠為逝去的愛寵做的事。
時間是面對失去的靈丹妙藥。不論是失戀、失去摯親還是愛寵離世,人都需要時間消化。數月後,她漸漸走出陰霾才重新養貓。
Toronto Humane Society 的領養專員(Adpotion Manger) Eric Jensen表示,有人喪寵後幾個月就準備好養第二寵,但有人要花上許多年時間去接受,說到底,最重要是要有一個正確心態。
不是代替品
第二次養寵物,主人對於照顧貓貓狗狗該手到拿來,Eric表示,要注要的不是照顧寵物的能力,而是主人自己的心態。「有養過寵物應該很知道如何跟寵物相處,所以喪寵的主人來領養寵物,相對上我們會花少一些時間去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反而我們會提醒他們不要將兩寵比較。」
Eric表示,每隻寵物都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習慣、喜好和性格,能力亦有所不同,「有些主人可能會覺得新寵物比不上逝去了的寵物,於是會感到失望,有第二寵的主人最重要是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千萬不要覺得可以『以寵代寵』。」
不論是第一寵還是第二寵,花時間跟他們好好相處才是維繫主人和寵物感情的要訣,Eric 表示,主人需要用時間去忘記喪寵之痛,同樣需要花時間去學習跟第二寵相處去摸清他們的喜惡。
再養不是罪
研究死亡學及臨死經驗的先驅Elizabeth Kubler-Ross提出過「面對死亡的五階段理論」,由第一個階段「否定和逃避」到第五個階段第五個階段「接受」,每個人都花上不同時間。
「我遇過一對夫婦,他們已經喪寵10幾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寵物陪伴,事隔多年他們才到Toronto Humane Society領養另一隻狗作第二寵。跟他們談起愛犬他們都仍十分傷心,哭成淚人。」
Eric表示,主人應確保自己已為第二寵做好準備,不應過份將對舊寵的感情投射對新寵物身上。喪寵和養第二寵的時間的短也不是罪,「有人喪寵後短時間內再養新寵物覺得有罪疚感,但這想法是不必要的。有第二寵不是背叛,對舊寵物的感情是沒有人可以拿得走,和新的寵物都能有很好的回憶。」